挺交通安全教育 賴清德擔任交安總隊長

副總統賴清德(右4)擔任交安總隊長,呼籲各界一起加入宣傳道路交通安全教育。(陳祐誠攝)

國內1年有近3000人因交通事故死亡,交通部將每年9月訂爲交通安全月,並與公、私及社福單位合作推廣道路安全,近年更與教育部、靖娟基金會等合作編寫教材,推廣至全國各級學校。今年活動由副總統賴清德擔任交安總隊長,呼籲各界投入交通安全教育的推動,並提出增編廣告預算,要大力宣傳道安意識。

靖娟基金會長年致力於推動更安全的交通環境,今舉辦交通安全教育推廣活動,邀請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教育部常務次長林騰蛟擔任交安大隊長,示範教材精華,並邀請賴清德擔任全民交安總隊長,呼籲結合政府、學校、企業、NGO、家長等力量,一同投入交通安全教育的推動,從教育落實交通安全觀念。

據統計,2017至2021年每年平均有2萬4309名6至17歲兒少因交通事故傷亡,意即每天有66位兒少在交通事故中傷亡。進一步區分國小、國中、高中3個階段,除乘客角色外,國小最容易發生行人事故,國中爲自行車事故,高中爲機車事故。因此對應事故量,交通部優先針對高風險的情境,研發相關教育素材,並偕同教育部持續在學校中進行推動。

靖娟基金會林月琴執行長表示,邰灣交通環境複雜,近年雖不斷強調改善交通環境,但倘若未進行安全教育之紮根,提供正確觀念,從小改變其用路行爲,仍不易改善兒少事故傷亡之問題。過去韓國的交通死傷人數比臺灣更高,但透過國家力量推動道安卡通等教育宣導,5年來兒童傷亡數已下降一半,成效顯著。

賴清德指出,臺灣已出現嚴肅社會問題,就是人口危機,去年出生15.3萬人,過世有18.3萬人,出生趕不上死亡速度,而在出生少、死亡多的情況下,交通事故數字並未因此下降。2021年交通事故死亡高達2990人,其中0到17歲佔101人,比2020年增加12%,12歲以下小朋友傷害最大就是交通事故,其中6成發生在路口。

賴清德說,西方國家重視交通安全,90年代就開始推動交通安全教育,韓國5年前開始用卡通方式宣傳,成績也很好,臺灣也應該要趕上。

賴清德提到,宣傳交通安全教育非常重要,我國在SARS之後修改了《傳染病防治法》,讓政府有權在重要時刻徵用廣告黃金時段做宣導,會請相關單位研議交通安全月有沒有可能比照?沒有的話,則要增編預算,並找交通安全大使加強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