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道班”,駐守“雲端”七十載

從西藏那曲市安多縣城出發,沿着109國道北上80多公里,就來到青藏公路最高點——唐古拉山口。這裡海拔5231米,年平均氣溫零下10攝氏度左右,一年中8級大風天氣達120多天。"天下第一道班"國道109養護工人常年在此堅守。

109養護保通點成立70年來,負責管養青藏公路海拔最高、自然條件最艱苦的59公里路段,一代代道班職工接力駐守"雲端",頂風冒雪、忍受高原反應,保障着公路的四季暢通。

"甘當路石",接續奮戰在唐古拉

1954年12月,青藏公路通車,109道班隨即成立,他們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養護道班。

1990年12月,國家有關部門將其命名爲"天下第一道班"。幾十年來因機構調整等原因,名稱多次變更。2023年更名爲青藏公路事業發展和應急保障中心安多養護段109養護保通點。

由於這一路段穿越多年凍土地帶,每年都會發生泥石流、雪毀,路面沉陷、網裂、縱裂等自然災害和公路病害,特別是唐古拉山路段每年春、冬季突發狀況多,存在交通堵塞的風險。風雪就是集結令,道班職工們經常頂着七八級的大風,起早貪黑地上路清除冰雪、疏通涵洞……

養護工次仁多吉記得,2018年的一場大雪導致山口出現堵車,養路工人們鏟了7天7夜的雪才疏通道路,手腳凍得沒有一點知覺。

今年70歲的本瓊是安多縣帕那鎮腰恰村人,16歲時到109養護保通點,成爲正式的養路工人。如今滿頭白髮,是她堅守在"天下第一道班"的印證。

"我是第一批正式招聘的養護工人,剛到養護段時只能走路養護,勞動量挺大。"本瓊說,那時候不覺得苦,大家都是年輕人很有幹勁。

本瓊和同爲護路職工的丈夫有4個孩子,都在109養護保通點出生成長。她的二女兒次仁德吉在養路段做廚師,2012年成爲護路職工。本瓊的外甥女尼吉高中畢業,通過招聘考試也成爲了養路段職工。

地嘎和妻子也都是養護工,5歲的兒子就跟在他們身邊。他家所住的職工宿舍,有兩間房,外加一層陽光棚。屋裡有鐵竈、牀等生活用品,陽光棚的角落裡散落着兒子的玩具。

"在這兒工作累嗎?"記者問。他笑着說:"累,但能幫助過往的人,心裡非常快樂。"

播種愛心,苦寒之中傳遞溫暖

保通點的救助站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進入房間,內有牀鋪、氧氣瓶、抗高反藥等物品,四面牆上掛滿錦旗。一封毛筆書寫的感謝信格外顯眼,信中表達了對地嘎、東力、次仁多吉三名養護工人的感謝。信中寫着:"在那漫長的10個小時裡,你們不顧危險和疲憊,想盡辦法讓我脫險。"

"事情發生在今年7月。當時,我們正在路上巡檢,一名來自鄭州的摩托車騎手翻車倒在路邊的溝裡,我們費了很大勁才救上來。"不善言辭的地嘎說起救援過程只是寥寥數語。

由於過往車輛和司乘人員突發困難和險情的風險較高,109養護保通點的道班工人在1990年就自行組建了"茶水店"服務過往司乘人員,1996年建成救助站。2017年還建設了唐古拉公路服務區,供應開水、氧氣、方便麪和抗高原反應的葡萄糖、藥品等。

109養護保通點職工們像愛護親人一樣幫助遇險受困的過往司乘人員。在"天下第一道班"救助站裡,珍藏着3000多封感謝信,牆壁上掛滿了200多面錦旗,這裡成爲唐古拉山上一道永不熄滅的希望之光。他們被交通運輸部評爲"2021—2022年度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文明示範窗口",2024年被中共中央宣傳部評爲"第九批全國學雷鋒活動示範點"。

硬件改善,養護公路更有幹勁

"天下第一道班"護路工人的生活與工作之苦非常人能克服。隨着經濟社會發展,黨和政府帶領社會各界正持續爲他們改善工作生活條件。

陽光開朗的尼吉言談舉止間透露着工作和生活的激情,"接過父輩的接力棒,現在我從事了這份工作,覺得很自豪。"她告訴記者,如今青藏公路各養護段基礎設施越來越好,還添置了多個大型機械設備。

2017年,保通點通了光伏電,可滿足基本生活之需。同年7月,保通點實現移動網絡信號全覆蓋,但仍受缺電困擾。

2021年11月20日,35千伏安崗線合閘供電,"天下第一道班"正式接入可靠穩定的國家大電網。

安多養護段副段長尼瑪次仁說,政府在保障養路職工生活基本需求的同時,還盡最大努力提升生活質量。2021年1月,每家每戶安裝了電視機。2022年11月,給職工安裝暖氣片,確保職工溫暖過冬。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慰問職工併發放了27臺製氧機。近年來,還有多家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通過公益慰問,爲職工贈送廚具、棉被等物品。

"當年建設青藏公路時,在漢族師傅們的熱心幫助下,我從牧區放羊娃成爲青藏公路建設者,後來得益於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我有幸成爲公路養護者,既光榮又自豪。"109養護保通點老工區長、原安多公路段黨支部書記、全國勞動模範巴恰,滿懷深情地說。

70年來,在雄鷹難以飛過的唐古拉山口,109養護保通點的職工用實際行動踐行和傳承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路"精神,用生命守護着青藏公路的暢通。(記者劉洪明 格桑邊覺 姜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