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新材“陶瓷+大家居”產業鏈佈局齊發力,業績同比增長超152.54%

(原標題:天安新材“陶瓷+大家居”產業鏈佈局齊發力,業績同比增長超152.54%)

隨着市場進入業績驗證時期,迎來階段性關注重點,近日,上市公司陸續發佈半年度業績快報和業績預告,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5日,目前約172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3年中報業績預告/快報/報告,業績向好率45.3%,A股整體盈利增速處於觸底改善過程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今地產、建材行業發展仍處於低谷時,家居企業天安新材(603725)半年度業績實現扭虧。

7月14日晚間,天安新材發佈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告顯示公司上半年淨利潤3,600.00萬元到4,000.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長127.29%到152.54%。

發展中尋出路,併購路途現曙光

在國內二級市場上,如果是初次聽到天安新材這個名字,部分投資者第一時間可能還會覺得公司陌生。但如果到了家居建材市場去,大家提到鷹牌陶瓷, 尤其是那句很多人耳熟能詳的“很多年以後,我還選鷹牌”的廣告語,或許又能讓大家想起來在兩年前有關鷹牌陶瓷的大事件:2021年“鷹牌陶瓷”被天安新材所收購,“天安”是“鷹牌”現在的東家。

回到天安新材,該公司在2017年作爲飾面材料行業的龍頭企業而掛牌上交所,自上市以來,企業以家居高端飾面材料及汽車核心面料技術的研發創新爲核心業務。但是在近兩年,公司在併購市場做了一連串大的動作,例如在同一年收購了鷹牌陶瓷及浙江瑞欣等公司,吸引了衆多投資者的目光。

據瞭解,天安最初在收購鷹牌陶瓷時,行業內很多人一開始可能並不怎麼看好這樁蛇吞象般的收購,直至天安新材最終完成交易,大家對天安的懷疑才告一段落。隨着併購的步子越邁越多,而作爲投資者大家不禁要問,爲什麼天安新材非要收購鷹牌、瑞欣等偏離公司自身主業的這些企業呢?

天安本來只作爲toB的企業,在對鷹牌收購完成後迅速獲得了鷹牌近50年曆史的積累:全國超過1400+經銷商和1500+家門店,直接實現了企業toC業務的完整的團隊及客戶拓展渠道。除此之外,鷹牌也藉助天安的技術水平,產出更高健康更綠色,市場潛在需求更大的新產品。二者有機結合,實現了1+1>2的效果,讓技術得到社會的認可,讓品牌的維度更加提升,讓企業在市場競爭的優勢變得更大,也爲企業業績復甦埋下了強大的種子。

據公司公告顯示,天安新材能在2023年上半年實現利潤大幅扭轉,主要原因歸爲建築陶瓷產品訂單增多,營業收入同比增加約25%;同時受益於公司積極開展降本增效,建築陶瓷產品毛利率同比上升2%,防火板材產品毛利率同比上升3%。

不少消息表明當前地產板塊業績仍在承壓,但天安新材從收購鷹牌到現在還短短不到兩年時間,公司陶瓷產品已經實現營收增多,毛利率上升。這一事實也從正面有力的回擊了市場在這比收購上所帶來的爭議,讓投資者從業績上看到了鷹牌與天安的融合與進步,也初步驗證了公司“陶瓷+大家居”戰略的前瞻性與可行性。

由製造向服務,戰略併購爲公司增長帶來新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業績預告中除了陶瓷業務爲公司業績帶來的改善,還有其他不能被忽視的亮眼點:公司防火板材產品毛利率同比上升3%。

作爲和鷹牌陶瓷同年被天安收購的公司,浙江瑞欣是中國最早的耐火板生產企業、最大的高端耐火板品牌之一,公司於1996年成立,後被評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表面飾材行業的領航者。同樣的,在收購瑞欣後,除了母公司在裝配式內裝領域的業務發展更完善、天安產品種類更豐富、且產品應用領域得以擴大外,通過本次業績,公司也讓外界看到了一直以來企業不斷併購所帶來的產業協同效應,即當前收購後的子公司產品利潤率已經開始出現提升。

天安董事長吳啓超表示,公司上市以來雖然通過研發創新掌握高技術水平的新材料產品,並在飾面材料行業中成爲龍頭企業。但實際在企業發展中,我們始終認爲企業是不能滿足與此的,要把自己潛力發掘出來,要走向更廣闊的舞臺。而通過收購合適的企業,讓公司快速切入相關賽道,爲公司帶來上下游協同發展的新業務。主動創新求變,構建完整的天安特色的泛家居產業鏈佈局。

公開信息顯示,隨着天安新材在資本市場的不斷成功併購,公司產業鏈佈局也在不斷推進。天安集成、天安高分子、天匯建科、浙江瑞欣,鷹牌集團已經構建出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產業生態圈。另外,該公司圍繞泛家居產業鏈所打造的“營銷前臺、賦能中臺、支持後臺”三維協同的組織架構也已經成型,讓公司離“從製造型材料供應商轉型爲綜合服務商”的戰略目標更近一步。宏觀經濟不斷恢復的背景下,天安新材完善產業鏈、併購擴充之路或許還在繼續。

目前看來,隨着地產等行業的進一步復甦,天安新材的發展正迎來向上的轉折點。公司的“併購”“製造轉服務”“陶瓷+泛家居”等戰略效果也將進一步在實踐中得到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