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老年人幸福感 青島市已建成老年助餐機構近1400家

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愛老助老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作爲老年人關心的“關鍵小事”,老年助餐服務也是事關千家萬戶的民生實事。

11月26日上午,由市政協委員聯絡活動工作室、12345·青訴即辦、青島日報社共同打造的“傾聽與商量”協商平臺第37期協商活動舉行。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和有關部門負責人圍繞“科學謀劃、精準施策,推動老年助餐服務持續發展”主題展開協商,在傾聽中交流思想,凝聚共識;在商量中彙集力量,解決問題。

本期協商活動由市政協民族和宗教工作辦公室承辦。市政協副主席、嶗山區委書記張元升出席活動。

加強硬件建設

合理佈局助餐設施

青島是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城市。截至去年年底,青島市常住老年人口238萬人,老齡化率達到23%,已邁入中度老齡化社會。解決好老年人“一餐熱飯”問題,既是廣大老年人的熱切期盼,也是社會關愛老年人的具體體現。

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魯晨介紹,近年來,聚焦老年人就餐難題,青島市積極構建覆蓋城鄉、佈局合理的服務網絡,推動老年助餐服務方便可及、安全可靠。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老年助餐機構近1400家,年提供助餐服務超1500萬次,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隨着社會老齡化程度越來越高,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愈發急迫。根據有關調查,22.1%的老年人有助餐服務需求。看似簡單的吃飯問題,實際上是許多居家老年人生活中的一大難題。大力發展老年助餐服務,是解決老年人急難愁盼問題的重要舉措,也是對老年人需求的精準滴灌。”市政協委員、青島市委黨校管理學教研部副主任李光全在調研中發現,因社區配套用房短缺,部分片區的老年助餐機構或位置較偏僻,或面積較小,影響老年人就餐體驗。他建議,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或通過房屋置換等方式增加社區配套用房,破解老年助餐機構“選址難”問題。“對於短期內沒有更新計劃的老舊小區,可以通過吸引既有餐飲門店參與的方式解決老年人就餐問題。”李光全說。

政協委員的建議與主管部門的舉措不謀而合。今年,市民政局出臺《青島市老年餐桌建設標準》,鼓勵社會餐飲企業依託自身門店開設老年餐桌,爲老年人提供便利可及的助餐服務。截至目前,全市開設老年餐桌的機構數量已達50餘家,有效填補了老年助餐設施盲區。

九三學社青島市委員會經濟專委會副主任、青島鴻泰元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冬認爲,有關部門可通過設置道路導向牌和門頭獨立標牌的方式,建立老年助餐設施引導標識體系,方便老年人就餐。

“爲提升老年助餐服務智能化、精準化、便利化水平,市民政局組織開發了青島養老地圖、老年助餐交易結算系統、老年助餐線上訂餐系統等信息化平臺。但我在調研中瞭解到,部分老年人由於無法熟練使用智能手機,因而難以通過這些平臺便捷地獲取助餐服務。建議老年助餐機構服務人員、社區工作人員加強對老年人的指導,幫助他們跨越‘數字鴻溝’。此外,相關單位在研發老年助餐信息系統時,也要充分考慮老年人特點,使助餐系統更加適老。”丁冬說。

市政協委員、青島笑蕾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笑蕾認爲,送餐服務是老年助餐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破解老年助餐服務設施密度不足問題,青島應大力發展送餐服務,讓更多的老年人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到健康可口的餐食。

目前,很多城市的送餐服務面臨送餐人員數量少、人力成本高等問題。劉笑蕾認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關愛老年人是每一個市民的責任,建議有關部門用好社區公益崗和外賣員、快遞員力量,擴大送餐服務覆蓋面。“青島是一座充滿愛心的城市。我們可以積極招募志願者參與送餐服務,既有助於破解送餐人員不足的問題,又可以更廣泛地宣傳推動老年助餐服務持續發展。”劉笑蕾說。

在協商活動現場,市南區江蘇路街道一家親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主任紀雲波介紹了該中心開展送餐服務的情況。一家親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位於掖縣路1號乙,是一所“嵌入式”微型養老機構,可以提供包括助餐在內的多項養老服務。目前,該中心下設的齊東路社區助老食堂有5名配送員和多名臨時送餐志願者,每天可以爲100多位老人提供送餐服務,效果非常好。

“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的建議很有啓發性,對我們提升工作水平具有指導意義。”魯晨表示,市民政局正在製作全市統一的標識牌,將免費配發給老年助餐機構,以提高設施辨識度。下一步,將積極整合外賣平臺、物流企業、慈善組織、公益性崗位、志願者等多方力量參與送餐服務,讓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助餐服務的便利。

提升服務質量

讓老年人吃飽吃好

做好助餐服務,不僅要讓老年人吃飽飯,更要讓老年人吃好飯。近年來,市民政局多措並舉,在老年助餐機構的運營、服務和監管上持續發力,不斷擦亮“暖心暖胃,好吃不貴”助餐品牌。

魯晨介紹,青島因地制宜,靈活多樣解決城鄉老年人助餐服務需求。市民政局還與中國營養學會合作,研究制定老年營養餐地方標準。“爲了讓老年人吃得更安全,今年以來,我們啓動了‘安全生產整治季’專項行動,會同7個部門聯合開展督導檢查,對飯菜質量、種類、定價等進行嚴格監管。”魯晨說。

“保障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是重中之重。要想讓老人們吃得好,首先要吃得安全、吃得放心,要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在調研中,丁冬瞭解到,青島市還沒有出臺針對養老助餐行業的監管辦法。他建議有關部門從制度層面規範養老機構食品安全源頭治理和日常管理,統籌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服務安全等內容,形成跨部門的安全生產綜合監管機制。此外,在“明廚亮竈”基礎上,充分發揮智能技術支撐和保障作用,利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搭建智慧監管平臺,實現“線上+線下”雙監管,做到各類安全風險早發現、早研判、早預警、早處置。

除了食品安全,增強老年助餐機構的運營能力也是政協委員關注的焦點問題。劉笑蕾建議相關部門積極推進老年助餐服務規範化、標準化、專業化發展,鼓勵、支持實力較強的老年助餐機構批量託管老年助餐點,提升老年助餐機構整體運營水平。

“與城市老年人相比,部分農村地區老年人居住分散、支付能力較弱,市場主體參與農村老年助餐服務的意願不強。”劉笑蕾認爲,發展農村地區老年助餐服務要充分發揮農村黨支部凝聚力強、聯繫廣泛的優勢,通過多種方式補齊資金缺口,保障農村老年助餐機構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膠州市鋪集鎮積極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聚焦農村老人就餐問題打造“孝老食堂”,收到較好效果。副鎮長高超在協商活動現場介紹,該鎮已打造20處以助餐功能爲主的“孝老食堂”,每處食堂服務80多位老年人,最多的一處服務130人。食堂的場地由村集體提供,裝修改造由鎮財政負責,服務工作主要依靠村幹部和公益崗人員,物資採購、配送主要由鎮強村共富公司承擔,統一標準、統一運營,既保障了飯菜質量,也控制住了經營成本。

隨着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愈發重視飲食的營養均衡。在調研中,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瞭解到,部分老年人認爲助餐機構菜譜單一,菜品更換頻率低;部分老年人患有糖尿病、口腔疾病,對飲食有特殊需求,既有的助餐服務難以滿足。李光全認爲,老年助餐服務要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在菜單設計、口味調配、營養配比等方面下功夫。建議助餐機構圍繞老年人的特殊需求開發營養菜譜,有關部門也可以爲助餐機構集中開展老年健康膳食搭配培訓指導。

“我經常在助餐機構裡和老年人聊天。很多老年人說,之所以來助餐機構吃飯,是因爲他們喜歡在這裡與人交流,排解精神上的寂寞。”劉笑蕾認爲,街道、社區可以聯合公益組織和老年助餐機構,共同探索“助餐+N”服務,將助餐空間打造成集就餐、娛樂、康養、休閒於一體的多功能老年活動場所。“可以把社區活動中心、老年大學的部分功能遷移進助餐機構,將餐桌變成飯後的課桌,向老年人普及各種知識,也可以引導老年人在助餐機構開展各種活動,讓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劉笑蕾說。

除了服務老年人,助餐機構還可以服務更多的社區居民。丁冬建議有關部門借鑑外地經驗,鼓勵老年助餐機構擴大服務範圍,豐富服務內容,更好地滿足社區居民需要。“有的城市利用老年助餐機構開設假期託管班,爲家長解決後顧之憂;有的城市將咖啡館、茶飲店項目引入老年助餐機構,豐富品類供給。青島也可以積極嘗試,讓老年助餐空間發揮更大的效能。”

在李滄區滄口街道從事老年助餐服務的青島咱家廚房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程永軍發現,除了老年人,不少中青年也迫切需要助餐服務。“針對這一需求,我們推出了“餐桌管家——私人訂製”業務,提供來料加工、代買加工等多項服務,社區居民定餐後,可以到家門口的老年助餐機構打包加工好的菜品,省時省錢又省力。”程永軍說。

“感謝大家對老年助餐服務的關注和支持。”魯晨表示,下一步,市民政局將研究制定養老服務三年優化提升行動方案,在鞏固現有成果基礎上,採取更加紮實有效的舉措,推動老年助餐服務提質增效。未來,青島將進一步完善設施網絡,優化服務模式,持續放大社會效益,讓老年助餐服務既“暖胃”更“暖心”,爲老年人幸福生活持續“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