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啓動電力測試 日本核融合發電 奮起直追

圖/美聯社

日本計劃加快國內核融合技術的發展,將啓動電力測試的時程提前至2030年,以追趕上其他國家的時程表,達到應用零碳排能源的目標。

根據日經報導,日本能源策略爲2050年左右實現核融合發電,但尚未明確測試時間。美國和中國的目標最早在2030年力拚發電能力測試,英國則瞄準2040年。

在此情況之下,日本政府計劃最快將在6月出爐的「骨太方針」中,訂定相關新法上路已推動該項技術,並設立啓動發電測試的時程表,此爲每年由首相主導,重要議題決策的「經濟財政管理與改革的基本方針」。

在覈融合發電的過程中,僅用1克燃料就可以產生相當於約8噸石油的能量,且不會排放任何二氧化碳,此項技術的上路可能改變日本現有的核電政策。

而核融合被視作是安全的發電技術,因爲核融合反應在不添加燃料的情況下就會停止,因此不太可能發生失控的情況,也不會產生放射性廢棄物。

日本出於對核能安全性的擔憂,目前大多數傳統透過核裂變反應運作的核電廠仍處於閒置狀態,而且沒有重啓時間表,而更新或建造新型核電廠的計劃也尚未成形。

許多專家並不看好核融合可在近幾年內實現商業化,即使成功,成本也可能高於再生能源和傳統核電,該項技術的執行需要新型且複雜的零件來組成大型設備。

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爐計劃(ITER)爲全球最大型的商業化研究計劃,參與國家包含日本、美國、歐盟等35個國家和地區。透過各家公司開發不同的設備,並在法國進行組裝。然而由於零件問題等因素,原訂2025年投產的目標恐怕將延後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