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豬鼻子”納米結構,上海女生髮兩篇SCI論文保研浙大

常淑月 本文圖片均爲上海理工大學提供

這名女生名叫常淑月,是上海理工大學材料與化學學院本科生。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理了解到,常淑月在大三時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兩篇SCI論文,她創新性地提出“豬鼻子”納米結構,並以此爲基礎開展了一系列實驗探究。如今,她以專業第一的成績成功免試直升浙江大學。在材化學院“學士導師”培養模式下,低年級學生就有機會接觸不同的研究方向。得益於此,常淑月找到了研究興趣所在,並加入教授餘燈廣團隊。

常淑月

在導師的指導下,她創新性地提出了被稱爲“豬鼻子”的納米纖維新型結構。“這種‘一鞘內含分裂雙芯’的結構代表了一種相伴而不相鄰的空間關係,在自然界普遍存在,比如人體的神經末梢和毛細血管。因爲覺得神似‘豬鼻子’的外觀,我就給它起名叫‘豬鼻子’納米結構。”常淑月介紹說。常淑月提出“豬鼻子”,靠的不是天馬行空的想象。在看結構圖時,常淑月發現目前存在的結構有單軸、兩軸並列結構和內外兩層的核殼結構等,但還沒有一殼兩核、兩核不接觸的類型,在請教導師後,她着手開展相關研究。當時本科二年級的她對設備儀器接觸較少,就虛心向師長請教,瞭解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一步步開展實驗。

常淑月

常淑月最終將成果發佈在SCI一區期刊《材料與設計》上。之後她還以“豬鼻子”爲基礎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實現藥物靶向釋放和緩釋的三階段控制釋放,實現了科研成果的再升級。她還以並列第一作者的身份參與SCI二區期刊論文的發表,以其他作者的身份參與SCI三區和四區期刊兩篇論文的發表。“她是一個不斷與時間賽跑的人,無論對待生活還是學習,她總是保持着高效率。”有同學如此形容她。翻開常淑月的時間規劃表,整齊地羅列着每日的事項,課程預複習、第二外語學習、課外閱讀書籍等。被問及時間管理的方法,常淑月說:“要給自己定好清晰的短期目標,不要浪費光陰。”除了每天的計劃,她還會定下階段性目標,爲了給自己打氣,她常常“戰略性”地降低預期。她解釋說:“制定計劃時,我總擔心自己達不到預期,害怕自己讓周圍人失望。可當我腳踏實地、付諸實踐時,發現結果往往能超出預料,其實努力是生活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