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戰部隊戰術訓練 今年首度演練「戰俘搜索」

特戰部隊戰術任務訓練,特1營今年首度演練「戰俘搜索」科目。(青年日報提供)

一向軍風驃悍的陸軍特戰部隊,每年戰術訓練重頭戲,已由500公里行軍改爲濱海城鎮戰,今年並首度演練「戰俘搜索」科目。

特1營近日展開爲期12天的「戰術任務訓練」,部隊以徒步、乘車及空中機動方式,跨越桃園、新北、臺北及基隆地區。其間,實施「反破壞作戰」科目,並首度進行「戰俘搜索」科目;官兵在順利俘虜敵軍後,須在時限內完成「戰俘搜索」,由官兵負責搜查戰俘身上有無可運用情報、彈藥、武器及裝備,並進行收繳,在執行戰俘翻面動作時,則由另一名官兵在旁持槍戒備,確保人員安全,透過各項細節演練,完善官兵接戰程序,作爲特戰部隊日後作戰依據。

陸軍特戰部隊向來訓練嚴格,並特別着重克服困難地形、惡劣天候及快速機動突擊之作戰能力,因此,除了跳傘、機降、狙擊、格鬥、特攻滲透、戰術偵搜等項目,以往年度訓練的重頭戲是長途戰術行軍,這項被外界稱爲「500公里行軍」的訓練,主要選擇山地及淺山要隘路線,部隊走山棱線,結合國土保育及應援各關鍵節點等任務,磨練特戰官兵行軍耐力與複雜地形戰鬥技能。

不過現因兩岸軍事情勢升溫,共軍武器裝備及戰術戰法改變,特戰部隊又是關鍵戰力,國軍也調整特戰的戰術任務,自去年起,將濱海城鎮地形納入戰術任務規劃,並結合重要基礎設施防護與反特攻、反突襲等課目,安排與沿途友軍部隊共同進行演練,期間,依作戰兩時期、三階段時序,進行戰術整備、關節要點守備等課目訓練,不再進行「500公里行軍」訓練。

除了進行「戰俘搜索」科目;特1營還在淡水河口進行過兩次「精準火力導引」科目,模擬敵軍滲透登陸淡水河,關渡地區指揮部以CM34裝步戰鬥車、20機砲制敵,並由特戰官兵導引航空601旅AH-64E直升機做火力支援,由主攻部隊、特戰分遣隊(ODA)掃蕩敵軍。

從陸軍特戰部隊戰術訓練任務的改變,即可看出當前兩岸軍事情勢的對峙,以往,500公里行軍的訓練任務結束,特戰指揮部會邀請官兵家屬前往終點站熱烈迎接,官兵與家人擁抱場面不時可見,自去年改成濱海城鎮戰,特戰部隊用兵與部署即絕少對外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