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提出“稀土換援助” 烏克蘭持開放態度 但礦產開發面臨障礙
財聯社2月5日訊(編輯 夏軍雄)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了以稀土換取援助的想法,烏克蘭對此持開放態度,但將其付諸實施的難度不小,因爲烏克蘭的稀土礦主要分佈在該國東部地區,而這部分地區要麼處於俄羅斯的控制之下,要麼受到俄羅斯推進的威脅。
特朗普週一在白宮表示,美國正尋求與烏克蘭達成協議,烏克蘭將用稀土礦產和其他資源來確保美國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援助。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去年秋天提出他的“勝利計劃”時,就表態稱願意向西方盟友開放烏克蘭礦產資源,以換取持續的軍事和財政援助。
澤連斯基週二發表講話時重申,如果美國能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他願意讓美國開發烏克蘭的資源。
烏克蘭地質調查局發佈的地圖顯示,儘管烏克蘭多地發現了稀土礦藏,但目前已知的最大礦牀位於橫跨東部前線的地區。
此外,烏克蘭還蘊藏大量鋰、鈷和鈦等關鍵礦產。烏克蘭方面稱,該國擁有歐洲最大的鈦礦和鋰礦儲量。鈦用於製造飛機和海軍艦艇所用的合金,而鋰則廣泛用於電池生產。
不過,西方專家對烏克蘭稀土等礦產短期內的開採可能性表示懷疑。
國際戰略研究所武裝衝突高級研究員Wolf-Christian Paes表示:“這個計劃最大的問題是,大多數礦藏都位於俄控區或戰線附近,這意味着沒有人能夠開採和加工這些材料。除非烏克蘭實現持久和平,否則這些資源將難以開發,僅僅停火是不夠的。”
Benchmark Minerals Intelligence分析師George Ingvall指出,稀土開採成本高昂,而烏克蘭已知的稀土儲量遠小於美國。
政治分析人士、前烏克蘭國會議員Vadym Denysenko則認爲,烏克蘭的計劃是在和平協議達成後向西方盟友開放礦產資源。
“是的,我們在被佔領地區有一些重要礦藏,但我們在非佔領區同樣擁有大量資源,”Denysenko說。“如果達成真正的和平協議,資源開發就不會成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