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推出首本科普文資圖文書 打開大園時空寶盒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版《打開時空寶盒:嬉遊大園文化資產》圖文書,19日辦理新書分享會。(文化局提供/蔡明亙桃園傳真)

《打開時空寶盒:嬉遊大園文化資產》圖文書,收藏具地方特色的人文風景,以精彩的圖文解說大園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文化局提供/蔡明亙桃園傳真)

桃園市文化局19日辦理新書分享會暨贈書儀式,由大園區大園國小、竹圍國小、圳頭國小、後厝國小、沙崙國小、陳康國小代表接受贈書。(文化局提供/蔡明亙桃園傳真)

《打開時空寶盒:嬉遊大園文化資產》是桃園第一本科普類的文化資產圖文書。(文化局提供/蔡明亙桃園傳真)

桃園市政府去年起委託專業團隊,走訪大園挖掘文化資產與人文地景,從古蹟、考古遺址到民俗,作家及插畫家聯手創作文字與圖畫,描繪出大園在地文化資產圖文書《打開時空寶盒:嬉遊大園文化資產》。今新書分享會致贈逾500冊圖書給航空城區域內的小學生與相關單位。文化局表示,這也是桃園第一本科普類的文化資產圖文書,兼具知識及趣味性,盼讓文資教育種子,在大園城市發展中發芽茁壯。

文化局表示,桃園市大園區爲國門首站,更有國家重大建設桃園航空城計劃,爲推動地方文化資產知識普及化,委託「半隻羊立體書實驗室」擇定大園的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包括市定古蹟「前空軍桃園基地設施羣」、市定考古遺址「大園尖山考古遺址」、民俗「竹圍福海宮飛輦轎、過金火」、歷史建築「尖山配水池」等。

透過作家簡士傑的轉譯,搭配插畫家李信慧的圖畫世界,讓原本生硬的文化資產知識,以顯淺易懂方式,融入孩子的學習生活,向下紮根、貼近生活,累積對家鄉的認同情感。

《打開時空寶盒:嬉遊大園文化資產》圖文書中不僅介紹文化資產的歷史脈絡、地方故事,更蘊含人文社會科學的教育知識。文化局說明,從大園國小師生經歷的考古發掘現場工作、陳康國小與空軍基地的軍史背景連結、竹圍國小與福海宮輔信王公信仰的緊密關係,將在地民衆熟悉的場景與知識建立連結。

今日文化局辦理新書分享會暨贈書儀式,由大園區大園國小、竹圍國小、圳頭國小、後厝國小、沙崙國小、陳康國小代表接受贈書,作者與繪者也現身分享創作過程。

文化局也規畫在桃園航空城區域內的小學,辦理6場專書推廣系列活動,和在地學童分享書中內容,引導學童從生活環境出發,關心身邊變遷中的城市地景。

文化局也提到,《打開時空寶盒:嬉遊大園文化資產》是桃園第一本科普類的文化資產圖文書,兼具知識性及趣味性,首刷1200本,歡迎市民至市內各公共圖書館借閱,或上桃園市政府電子書平臺線上閱讀,共同感受大園的歷史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