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醫血清檢測「1人有微弱訊號」 病毒學專家分析可能原因

▲衛生福利部桃醫院羣聚感染新冠肺炎事件。(資料照/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部立桃園醫院累積20人確診,指揮中心3日啓動「清零計劃」針對2136人進行PCR採檢,再從中選出706名風險者,進行第一階段血清抗體檢驗,已採檢682人檢驗結果今(6)日出爐,除了1人「有疑慮待釐清」外,其餘都是陰性。對此,病毒專家分析可能原因

陳時中下午在記者會中提到,第一階段抗體檢驗尚餘24人未檢驗,明起將併入第二階段一併採檢,預計採檢的1759人,檢驗結果預計在農曆年尾聲前完成公佈。對第一階段抗體檢驗中1人「有疑慮」,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補充說明,是因爲血清在檢驗試劑中看到微弱訊號,所以才需要再次釐清。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血清抗體檢測是偵測病毒RNA的核衣殼蛋白(N)與棘突蛋白(S),如果得過如其他病毒,或者曾經遭受細菌黴菌感染,都可能在檢驗試劑上出現微弱反應,屬於「交叉反應」的一環,在檢驗中十分常見。

當檢驗出現微弱訊號,無法馬上判定爲陽性時,就需用其他試劑再行確認,也可重新採血交由另一間實驗室檢驗。

施信如表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產生抗體種類也不盡相同,過去也有民衆在檢驗人體免疫不全病毒(HIV)時,出現檢體陽性但未感染的狀況,此時就需要重新檢驗。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受訪時表示,該名個案是IgG出現微弱訊號,如果真的判斷爲陽性,代表已經感染一段時間。

羅一鈞解釋,該案之所以列爲「待判斷」,是因爲實驗室已用了多家廠牌試劑進行檢驗,但僅有部分試劑的IgG出現微弱訊號,可能一段時間後纔會進行二採檢,看結果如何再行研判

【你可能也想看】

本土又+0!新冠肺炎增1境外移入 美國返臺曾接觸確診者►快訊/美國返臺男「進入社區工作11天」後確診!接觸29人列居家隔離►部桃隔離還有4350人!明啓動「二階段篩檢」 環境採檢結果出爐►部桃清零專案「第一階段血清檢驗」出爐 1人微弱訊號待判定►日研究指「空污造成染疫機率增」 張上淳:確實會增加染病風險►部桃全院醫護臨時收「抽血通知」 指揮中心證實:第二階段1759人►部桃疫情漸受控!陳時中指「情形很樂觀」 曝階段性開放做法►染疫護理阿姨「抗體陽性」!張上淳曝可能感染源:她機率最大►部桃2135人「PCR+血清」全採檢 陳時中:釐清密閉空間傳染途徑檢疫期滿11天確診…案925「病毒帶入社區」?指揮中心迴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