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小兒急診明年增爲5處告吹 王明巨:維持現階段3醫院量能

桃園市議會審查

桃園出生率連年居六都之冠,小兒跟孕產急診資源卻相對缺乏,衛生局明年編列1095萬精進現有3醫學中心緊急醫療服務,但不分黨派議員都大聲疾呼應增加區域醫院量能,副市長王明巨坦言本來想讓小兒急診從3處增加到5處,但經驗不夠、有狀況送過去醫院也不敢接,現階段盼讓林口長庚、部立桃園醫院、桃園國軍總醫院3醫院量能維持,不要持續惡化,會持續鼓勵更多區域醫院加入。

早產兒媽媽藍營議員張碩芳率先發難,桃園出生人口數六都第一,但全國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與兒童醫院急診,桃園市僅有林口長庚醫院及衛福部桃園醫院,希望桃市府注重兒童急診並持續向中央溝通,讓桃園能有更多兒童急診專責醫院,成爲婦幼友善城市,詢問衛生局明年編列「辦理兒科高危險妊娠孕產婦及新生早產兒緊急醫療服務品質計劃1095萬」執行內容。

衛生局長劉宜廉說,今年桃園國軍總醫院在市府挹注300多萬支持下也增加小兒緊急醫療服務,讓小兒急診增爲3處:龜山林口長庚、中壢部立桃園醫院和龍潭桃園國軍總醫院,坦言原本希望邀請區域醫院加入再增加2處,但醫護人員本就不易尋覓,醫師夜間值班費用又貴,區域醫院意願不高,委由專家評估後也都建議將現有3醫院量能更提升,因此變通辦法是提升現有3醫院品質,讓更多醫師願意夜間值班。

同爲早產兒媽媽的綠營議員陳雅倫說,高危險妊娠孕婦隨時可能大出血母子雙亡,不可能在一般醫院生,但搭救護車轉大醫院對母體也是很辛苦遙遠的路程,仍希望「質」之外能增加更多「點」。議員王珮毓也以自身經驗說,曾半夜帶小孩衝醫院,卻遭中壢天晟、平鎮聯新以沒有小兒急診拒於門外,相信提升地區醫院小兒急診是全桃園家長共同心聲,尤其是南桃園,盼讓更多家長不用半夜衝林口長庚。

綠營議員陳治文也說,醫學中心跟衛福部附屬醫院本就該具備更高品質的設備設施,區域醫院若空有人才、設備不到位也形同浪費,希望市府持續提升區域醫院服務品質。藍營議員陳韋曄則建議,天成醫療體系已買下懷寧醫院,高樓層要長照,1至5層可結合周邊3至4家婦幼醫院,引進醫學中心資源下,提升小兒跟孕產婦緊急醫療服務。

議員舒翠玲則聲援市府,直指只是爲了增加醫院數量不具備能量,反而爲嬰幼兒和孕產婦帶來更不好影響,畢竟時間緊急,送錯醫院再轉院會喪失寶貴黃金處理時間,因此可以處理突發狀況的醫院才能真正列爲責任醫院,不能爲了滿足數字漂亮而貿然開放,會對需要的孕產婦造成更大傷害,務必先重質再衝量。

副市長王明巨說,小兒科急診不是有醫院就好,更要有設備和人才,經驗不夠送過去區域醫院也不敢接,區域醫院願意做當然會持續鼓勵,但務實做法是讓既有團隊更精進,避免醫學中心或部立醫院能繼續撐下去不要惡化,直言現階段讓更多醫院參與確實有困難,盼讓現在有在做的醫院要做更好,他也不諱言1095萬金額分配到3家大醫院也不太夠,但代表的是在地市府的支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