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禧、臺北漢來改掛洋招牌

高雄漢來大飯店10月前進臺北南港,首度與金鬱金香酒店集團合作,以「漢來皇家鬱金香酒店」名稱對外營運,爭取來臺商務客。(中央社)

爭取外籍旅客入住,老飯店不夠力,掀起新一波改披「洋戰袍」熱潮。繼臺北國賓、臺北福華後,手握5家飯店的桃禧集團,直接「梭哈」,將僅存2家還掛自有品牌的飯店,全許給洲際酒店集團(IHG),業界推估將改掛臺北智選假日與桃園皇冠酒店招牌,藉此拉擡國際能見度,以迎戰疫後新局。

疫情趨緩國旅退燒,各大飯店積極爭取外籍旅客,改掛「洋招牌」成爲大勢。臺北國賓已與日本皇宮酒店集團(Palace Hotel)簽署委託經營合約,重建後將以「國賓皇宮酒店」之姿復出;臺北福華爲加入萬豪旗下「傲途格精選酒店」,砸下30億元換裝,品牌調性轉爲倡導原創、追求個性,堪稱脫胎換骨。

桃禧集團有5家飯店,除桃禧航空城酒店本館已改掛桃園喜來登,董事長李三蓮個人投資桃園智選假日及八里福朋喜來登酒店,兩大集團品牌皆有,此次再讓桃禧航空城酒店新館及臺北桃禧大飯店,都加入IHG陣營,爲符合規範,預計投入1.2億元改裝,等同旗下所有飯店都改掛國際品牌,大動作引發側目。

原名中源大飯店的臺北桃禧,過往曾計劃加盟雅高旗下美居(Mercure)品牌,因疫情無疾而終,此次捲土重來,決定改投IHG集團。飯店業界推估,以臺北桃禧現有格局,加上位於臺北車站後站,有地利之便,改掛臺北智選假日酒店應無懸念。

至於比鄰桃園喜來登的桃禧航空城新館,改掛桃園皇冠酒店的可能性最高,業界分析,屆時桃禧集團左擁萬豪客源、右擁洲際客源,兩者互不衝突,也不會有哪間新、哪間舊的問題,能讓來客數最大化。

除了桃禧全披洋戰袍,稱霸南臺灣超過30年的高雄漢來大飯店,營收已被高雄萬豪酒店超車,拱手讓出營收王寶座,10月前進臺北南港的處女秀,也決定與金鬱金香酒店集團合作,掛上「漢來皇家鬱金香酒店」招牌對外營運,爭取來臺商務客。

飯店業者分析,漢來舍萬豪、IHG兩大集團,改與在臺知名度不高的金鬱金香集團合作,推估是授權費與管理費較省,「但很可能會後悔」,因臺北漢來鄰近南港展覽館,位置極佳,缺的是貴客,若能掛IHG的強勢品牌,可爭取更多客源,並與鄰近的臺北六福萬怡酒店分庭抗禮,前進臺北的首役氣勢將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