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市府串聯6大廟宇 推廣女性月經來也可以拜拜

桃園市府攜手在地6大宮廟推廣女性月經平權,齊呼女性月經來也可以拜拜。(呂筱蟬攝)

桃園市府攜手在地6大宮廟推廣女性月經平權,並在女廁設置衛生棉貼心盒。(呂筱蟬攝)

傳統宗教觀念女性月經來不得到寺廟拜拜,5月28日是世界月經日,桃園市社會局及民政局攜手全球小紅帽協會,串聯桃園6大廟宇翻轉月經禁忌,以「紅瓦祝福」爲主題,將象徵月經的「紅」,與廟宇的建築特色「瓦」結合,不僅在廟內設置衛生棉貼心盒,期盼共同推廣「月經來可以拜拜」觀念。

2023年桃園月經經驗調查顯示,有高達6成市民認爲月經期間不能入廟參拜,且45歲以上市民的月經禁忌更高於年輕族羣,這次活動串聯桃園在地6間香火鼎盛廟宇,包含中壢仁海宮、中壢慈惠堂、桃園護國宮太子廟、桃園八德龍山寺、桃園龍德宮、大溪蓮座山觀音寺等,共同簽署成爲桃園月經友善廟宇。此外,這些廟宇的女廁、服務檯更設置「衛生棉貼心盒」,讓正值經期且有急用需求的女性香客可以安心取用。

副市長蘇俊賓表示,根據社會局調查,有超過6成民衆認爲女性月經來不應該到廟宇,希望一起推動打破這個迷思,藉由宗教活動的推廣,期盼讓桃園的女性可以獲得更多支持,未來在廟宇、特定友善的商店,會提供好的資源讓有需要的物資都能送到民衆手上,將持續募集更多衛生棉在更多場合都可以免費提供。小紅帽創辦人林薇則說,希望由桃園的寺廟串聯開始,希望擴及到全臺灣都能推廣月經平權,以後大家都不用擔心也不怕心裡有壓力,因爲月經來可以到廟宇拜拜,做任何事都不應該有禁忌。

中壢仁海宮董事長王介禧則說,宮廟有很多志工都是女性,她們也會有生理期問題,應該要正向看待大自然及女性生理機能相關事情,而拜神禮佛心誠則靈,不應該有不必要的禁忌。

社會局說,今年更擴大招募至少50家月經友善店家,以願意借廁所、提供溫熱飲、生理用品及熱敷袋等貼心服務,另於全市27家安家實物銀行免費提供衛生棉、護墊等生理用品,擴大照顧弱勢女性外。另13區公所及51處社福館舍女廁也設置衛生棉貼心盒,今年目標預計設置達100處,致力推廣讓桃園成爲性別平等、月經友善幸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