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一項目被確定爲2025年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
近日,經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組織的競爭性評審和公示,全國共有20個項目被確定爲2025年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河北唐山市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位列其中,擬獲得國家資金支持3億元。
據悉,唐山市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由樂亭縣灤河口溼地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曹妃甸區海岸綜合整治修復工程2個子項目組成。項目實施週期爲3年,管護期5年,總投資4.051億元,預計完成生態修復總面積809.5公頃,修復岸線7.2公里,可提高全市自然岸線保有率2.9個百分點。
“能夠在全國衆多生態保護修復項目中脫穎而出,首先在於項目本身對提升渤海海域生態系統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唐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科相關負責人解釋,該項目輻射亞洲面積最大的曹妃甸單種連片海草牀、曹妃甸溼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等生態功能區,完成後將進一步提升渤海灣海洋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提升海洋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項目的亮點還體現在將海洋生態治理的系統性和整體性貫穿全過程。
深秋時節,曹妃甸區龍島西側及北側淺水海域卻鬱鬱蔥蔥,這裡有目前亞洲面積最大的單種連片海草牀。
“海草牀被譽爲三大典型近海海洋生態系統之一,不僅能爲魚、蝦等海洋生物提供‘育兒牀’,還有碳匯功能。”在項目現場,上述負責人介紹,河道入海口的淡水、泥沙等物質對海草牀的衝擊會影響其發育環境。從形成完整優良的海岸帶生態系統出發,此次生態修復項目將曹妃甸區海域牡蠣礁修復作爲重點,通過擴大現有牡蠣礁面積,爲海草牀與入海口岸搭建“緩衝區”。
全方位、全過程開展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需要修復技術體系作爲支撐。
此前唐山市先後實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和2022年唐山市海洋生態保護修復等項目,在岸灘、海島、海灣、堤岸等改造方面形成了較爲成熟的技術體系。此次生態修復項目將通過實施退養還灘、灘塗修復、鹽沼植被修復等措施,進一步維護市域海洋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物多樣性,有效促進唐山海岸帶的可持續發展。(師源、徐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