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從聖從愛笑瑜伽體悟療愈正能量

唐從聖(右)、王淑芳深信愛笑瑜伽有助失智親人狀況穩定。(陳俊吉攝)

唐從聖今年受邀成爲「世界愛笑日」首位愛心公益大使,他說雖然是活動代言人,但參與愛笑瑜伽的活動後,自己纔是收穫最多的人,「過去在表演課、演講時,我都跟大家說情感是由內而外的,這次接觸愛笑瑜伽,我才發現笑是可以由外而內傳遞。剛開始笑不出來沒關係,用呼吸去帶,笑久就會變成真的,弄假成真,重點是愈多人愈好,這是一種羣聚效應。

唐從聖的父母接連失智,他與姊姊們一度照顧到身心俱疲,回憶起那段日子,他透露曾同時聘請6位看護,但還是搞不定爸媽,「有次晚上10點要錄《全民大悶鍋》,妝發、服裝都弄好,邰智源、郭子乾大哥們都進棚了,結果我還在講電話,因爲當時的陸配阿姨打給我很生氣,她說我媽誣賴她偷錢。」他當時已崩潰,最後仍強打精神錄完影再回家解決問題。

他的媽媽今年82歲,雖已失智10年,但狀況保持穩定,他說,每天都會幫媽媽安排行程,不讓她待在家胡思亂想,「她失智就是我們配合她,尤其別自己一個人照顧,要常帶她出門接觸人羣,她起初很抗拒,我們就連哄帶騙。」

他爲了讓媽媽出門,想過很多方法,他說起初媽媽很抗拒要到據點上課,便搬出媽媽年輕時的志工身分,善意欺騙說是她要去照顧其他老人家,媽媽有時犯懶,他就會搬出媽媽最信任的教會牧師,「我們會說陳牧師來囉,她就馬上起牀刷牙洗臉。」五花八門的方法,讓新北市愛笑瑜伽協會理事長王淑芳都稱讚。

王淑芳成立的協會在新北市據點已8年多,幫助許多失智患者,她說當初成立據點是因爲罹患帕金森氏症、憂鬱症的爸爸,當年他離世後讓她不斷想着,老人怎麼會活得這麼辛苦,還辛苦到要輕生,「我一直在想,他怎麼會這麼想死到讓我們沒有戒心」,從事廣播工作的她藉由醫師介紹才知道愛笑瑜伽。

她說,雖然起初對「假笑」抱持疑心,但還是帶媽媽一起參加,後來看到媽媽因爲旁人影響跟着露出笑容,她就決定要成立據點,「在那個當下,就算不好意思也會開始笑,雖然是假笑,但後來我媽交到朋友是真的,我也才發現不必把自己關在悲傷情緒裡。」她也說,對老人來說最好的陪伴是老人之間的互相關愛,協會也爲此建構完善的老老互助系統。

「愛笑瑜伽」源自於印度醫生卡塔利亞(Madan Katatia)在1995年發起的運動,每年5月的第1個週日號召世人發起笑的連結,希望笑出世界和平。每年活動都是全世界一起連線,繼2016年在臺灣舉辦後,今年5月7日的世界愛笑日將於新北三重體育場,下午2點與印度、日本、香港等地「笑友」連線,讓全球民衆感受這股跨越國界的愛笑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