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再利快評》總統府與人民的距離

圖爲2017年總統府招開年金改革國是會議時,周遭戒備森嚴的模樣。(中時資料照/郭吉銓攝)

今年5月3日下午,一位名叫田山盛國的臺灣人,在騎機車經過總統府西大門前時,停在路邊朝總統府投擲一隻運動鞋,因而被依《社會秩序維護法》論處。他的訴求是「抗議總統府執政不力,用人不當,盡收一些垃圾官員,已經生氣很久了」。日前判決出爐,法官認爲有故意貶低總統府意圖,加上丟鞋看不出訴求,不屬於言論自由範圍,依社維法裁罰3000元。

根據丟鞋現場錄影,這位不滿蔡政府的44歲男子,坐在機車上丟出的鞋子只有5公尺距離,飛入總統府的柵欄。本以爲此一符合許多民意的作法,不會被法院定罪;若能加上「泄漏國家機密」乙罪,纔算合情合理。再說過去的「丟鞋事件」不勝枚舉,被形容最具「吸引力」的前總統馬英九,就曾被雞蛋和鞋子狠砸過好幾次,甚至還登上國際版面。但令人玩味的是,都未被法院判有罪。

2016年3月,剛當選總統的蔡英文在出席「網路業界未來發展」活動中,曾經大氣地指出,「年輕人不要怕跟政府機關打交道,不用太溫良恭儉讓,我相信未來政府也會有這樣的雅量。如果第一次聽不見,大聲一點;如果第二次再聽不見,你可以更大聲一點;第三次再聽不見的時候,你可以拍桌子。」 隨着對蔡政府施政不滿的聲浪不斷擴大,上述她所說的顯然都是假話、空話和屁話。

近年只要有蔡出現的公共場合,其周邊被警方封鎖管制的範圍,可以大到抗議羣衆根本就看不到她的影子,要不然就是被驅離或被拖走。幾年前退伍軍人退休金被蔡政府剝奪後,參與遊行抗議的老兵排山倒海,警方在總統府四周極大的範圍,以鐵絲網和拒馬團團包圍。此景被人戲稱鐵絲網內是臺灣「最大的監獄」。

預期小英下臺前,各種示威抗議活動還有很多。建議當局可將總統府四周管控的範圍,能效法美國在臺協會,將面積再加以擴大。若能像美國白宮一樣設置不會被舉牌驅離的「陳抗區」,甚至再畫一塊「丟鞋區」,則不僅可避免「引誘人民犯罪」,出現「處罰雙標」,也算是一樁德政。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