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箭在弦上」是必然結果…陸部分中止ECFA 臺商估:最多中止1、2個措施

大陸國務院21日再度出招,宣佈中止12項石化產品的ECFA關稅減讓。圖爲臺灣最大的林園石化工業區。記者劉學聖/攝影

在北京認定關稅壁壘之後,大陸21日宣佈,明年元旦起,中止部分ECFA產品關稅減讓,其中涉及12個石化稅目產品。對此,上海臺協副會長蔡世明認爲,今日這個公告「並不意外」,並稱北京現在開始會逐步把ECFA裡「減讓」的部分逐漸掏空。而臺灣明年1月13日的結果,可能會對兩岸經貿產生重大變化,「箭在弦上」是必然的結果。

蔡世明向本報表示,「這個並不意外」,因爲大陸在這個月15日,對於臺灣貿易所謂的貿易壁壘調查已經有結論。而此結論事實上已表明,北京明確指出臺灣的一些措施,確實構成貿易壁壘。在此基礎上,站在大陸對臺灣所採行的任一項措施或處理,都已取得合理、合法的地位。他分析,從調查報告來看,在ECFA裡本來是要逐步減少或者消除貿易障礙,但至今爲止都沒有實行。

蔡世明提到,報告裡寫到,調查在立案的時候是2400多項,但到調查期間又增加了50幾項,也就是目前的2509項。過程當中,臺灣似乎給大陸毫不在乎且故意挑釁的觀感,「我看你能怎麼辦的感覺」。因此,如果大陸只是公佈這個結論而沒有采取措施的話,「也很奇怪」。他認爲,北京現在開始會逐步的把ECFA裡面「減讓」的部分逐漸掏空,是很正常的。

至於會否到全面中止這一步,蔡世明分析,大陸會先看明年1月13的大選結果,再來討論是否協商可能。他判斷,從現在到明年大選日只剩下20多天,「我想最多是一兩個措施」,或是再有一次類似措施稍微加碼。目前看來,大陸大概不至於採行更強烈、更針鋒相對的手段。主要目的在警告臺灣,並引起相關重視。

然而,蔡世明強調,明年1月13號的結果,可能會對兩岸經貿產生重大的變化,「箭在弦上」是必然的結果。若執政黨再掌權,北京可能就不會在期待協商,既然無協商可能,那免除掉或取消掉措施也很正常。並且,還可能將會進一步祭出對應性的報復措施。相反地,若是目前的在野黨上位,雙方須先回到「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纔有機會重啓對話「恢復正常狀態」。

蔡世明提到,在15號宣佈調查結果之後,民進黨應該要針對此做出相應的對應或協商,但目前尚未有反應或以迴避處理。而國民黨侯康陣營似乎也未有太多反應,這也說明「重要的經貿議題,竟然被意識形態所打倒,沒有人敢說話」。鑑於此,大陸事實上還不算報復,僅是採取合理、合法措施,把原先的減讓取消掉,恢復到過去有關稅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