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廠村發展模式如何由“黑”變“綠”?

京西妙峰山腳下的炭廠村,村民曾祖祖輩輩以燒炭爲生,村名更是由此得來。這個曾經壓着低收入帽子的小山村,轉型發展休閒旅遊,山區變景區,村民變股東,走上了綠色發展致富路。如今,炭廠村靠着烏金文化、紅色文化、綠色文化的“三色文化”,實現了貧窮小山村的美麗蛻變,探索出美麗鄉村建設的“炭廠模式”。

北青報:炭廠村是如何探索出由“黑”變“綠”的綠色發展模式,走出這條適合自身發展的鄉村生態振興之路?

邢衛兵:2005年開始,門頭溝500餘座鄉鎮煤窯和非煤礦山逐步關停。爲了村裡的發展,我們四處取經、實地考察。2008年,去河南雲臺山景區參觀回來,幾個村幹部都非常興奮,那裡的自然風貌,跟我們的山溝溝太像了。“綠色文化”就像是一把金鑰匙,打開了我們的致富門。回到村裡後,村幹部們就鑽進了荒溝,踏着齊膝深的野草發掘溝裡的“寶貝”:山泉、冰瀑、奇花異草。那段時間,走家串戶聽取村民對家鄉發展的意見和建議成了我們每天的必修課,施工現場成了村裡最大的“辦公室”。2009年,“神泉峽景區”瓜熟蒂落。2010年5月,景區正式對外開放。2016年底,神泉峽冰瀑開放,接待遊客3萬餘人次,當年景區收入70萬元。

爲了調動村民參與發展的積極性,我們探索走股份合作經營模式,成立了“神泉峽景區管理中心”,把景區歸村集體運營,村民以資源入股,全村206戶、379人,一人配5股,每股200元,年底按利潤分紅。2015年,全村實現整體脫貧致富。有了股份的村民覺得村裡的事就是自己的事,都熱心參與到鋪石、修路、建橋,植樹、栽花、種草等各項施工建設中。村裡還出資爲60歲以上老年人每月發放生活補貼,部分村民還在景區當上了售票員、生態管護員、護林員、保潔員。

北青報:從資源型發展模式向綠色發展模式轉型中有什麼經驗?

邢衛兵:以賣炭爲生的過去,那是屬於我們的“烏金文化”。抗日戰爭時期,昌宛縣佐公署在村裡成立,侵略者在村裡進行了13次燒殺掠搶,但村民一直頑強鬥爭,前後有11名同志壯烈犧牲,我們被譽爲“燒不掉的炭廠村”,這是我們的“紅色文化”。我們希望在新的時代,有屬於我們的“綠色文化”。環境和青山綠水,就是我們唯一且最好的資源。我覺得最大的經驗就是當時想着得先把這些僅有的、現存的資源保護起來,這樣才能在以後利用起來。通過成功建設“神泉峽景區”,我們有了自己的主導產業。現在我們將炭廠村的紅色紀念館和村史館都建在了景區裡,讓更多遊客瞭解炭廠村的過去,展望它的未來。

北青報:村裡未來發展,還有哪些規劃?

邢衛兵:門頭溝提出紅色黨建引領綠色產業發展,妙峰山鎮打造全域文化旅遊小鎮。我們也提出了“五個一”工程:打造一個精品旅遊村,在現有5平方公里的旅遊資源的建設基礎上,建設全域旅遊景區;打造一座精品民宿,結合“小院+”,推出田園綜合體;打造一桌精品農家宴,推出“泉餅宴”;培養一支科技人才隊伍;講好炭廠村一個紅色故事。

文/本報記者 蒲長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