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半導體管制 北京籲美經貿合作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認爲,近期一系列高級別交流和溝通機制的建立,是中美關係止跌企穩的一個重要標誌。圖爲中美經濟工作組5日至6日在北京舉行第三次會議。(摘自大陸財政部官網)

大陸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6日與美國商務部主管國際貿易事務次長拉哥(Marisa Lago)視訊通話,王受文就美國對中國的半導體、雲端服務管制、太陽能限制措施表達關切。但他也強調,經貿合作是兩國關係的穩定力量。

大陸商務部官網7日公告,王受文與拉哥的視訊通話中,也就中美商貿工作組第一次副部長級會議的籌備,以及雙方關切的經貿問題進行坦誠、深入的溝通。

王受文表示,中美經貿合作是兩國關係的穩定力量。中方願與美方一道認真落實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重要共識,發揮中美商貿工作組作用,擴大合作,管控分歧,爲兩國工商界合作創造良好條件。

值得關注的是,中美經濟工作組5至6日在北京舉行第三次會議。中方特別就美方對大陸加徵關稅、雙向投資限制、制裁打壓中方企業等表達關切後,便傳出日前美方宣佈要對中國出口的鍍錫鋼(馬口鐵)課徵122.5%反傾銷稅措施已轉彎喊卡。

綜合外媒報導指出,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在當地時間6日投票表決,裁定從中國、德國、加拿大等多國進口的鍍錫鋼「不會損害」美國國內鋼鐵企業的利益,決定取消對這些進口產品徵收的122.5%反傾銷稅。

據瞭解,鍍錫鋼被廣泛用於包裝食品、塗料、髮膠等消費品。路透認爲,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最新裁決推翻美國商務部之前的決定,對美國鋼鐵製造商克利夫蘭克利夫斯(Cleveland-Cliffs)、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造成打擊。美國消費者品牌協會副會長馬德雷基(Tom Madrecki)認爲,這對美國消費者和製造商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勝利。

此外,針對中美近期經貿對話頻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認爲,近期一系列高級別交流和溝通機制的建立,是中美關係在經歷波動後止跌企穩的一個重要標誌。觀察中美經濟工作組在3個多月已舉行三次會議,保持每1到2個月溝通一次的高頻率。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盧鋒則稱,中美兩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兩國在宏觀經濟政策領域的溝通,對維護雙邊和全球經濟穩定成長具有意義。而且,中美透過這類交流表達各自關切,減少誤判,並在利益分歧領域尋求緩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