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再增2原民文健站 夷將:助原民平均餘命增2歲

爲照顧族內長輩,臺中市太平自強新村、霧峰花東新村新設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16日揭牌啓用,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二排中)到場共同慶祝。(潘虹恩攝)

臺中市太平自強新村、霧峰花東新村新設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16日揭牌啓用,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右五)到場一同揭牌。(潘虹恩攝)

臺中市太平自強新村、霧峰花東新村新設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16日揭牌啓用,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右二)出席揭牌,並與原住民朋友一同用餐。

臺中市太平自強新村、霧峰花東新村去年3月重建落成,今年設置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推動原住民聚落社區關懷服務,16日舉行揭牌儀式。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表示,全國已有逾500所文健站設置,相較過去須花8年才能提升原住民族平均餘命2歲,經文健站設置等措施成功縮短成5年增加2歲。

太平自強新村及霧峰花東新村自921大地震後,在地原住民自行以廢棄建材搭蓋簡陋聚落,居住環境惡劣,經政府與各界積極協調、推動,去年3月重建落成,居民歡喜入住。今年獲原民會補助設置文健站,16日舉行揭牌儀式。

夷將.拔路兒指出,政府近年普設文健站,希望讓長者受到妥善的照顧,自強新村和花東新村去年正式落成,社區完善,因此設立文健站希望可以讓族內長輩在退休後也能有較好的照顧與生活。此外,文健站不僅照顧長者,也是文化傳承的地方,鼓勵長輩利用這個場域傳授族語給小朋友,在文健站長幼共學。

夷將.拔路兒指出,近年小英總統推動長照2.0,預算大幅成長,文健站6年前全國僅121所,現在已有503所分佈在原鄉和都會地區。透過文健站普設,原住民平均餘命在短短几年內延長2歲,過去2008年至2016年須花8年的時間才能延長2歲,現縮短爲2016年至2021年僅5年就延長2歲,讓原住民長者快樂過每一天

臺中市原民會表示,目前太平區原住民人口數爲3436人,僅次於和平區,是臺中市原住民人口數最多的區域。未來自強新村及花東新村的文健站將由臺中市自強新村原住民族發展協會及臺中市都市原住民族部落文化發展協會執行各項服務方案。

原民會表示,由於2處新村屬於臺中市都會型原住民聚落,除了文健站的設置,原民會也會推動原住民學生課後扶植計劃等,讓都會區的原住民聚落可以 有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場域。另,中市的原民文健站在和平區(原鄉)有12站,都會區有14站,受照顧服務的長者約有 771名,並有68名照顧服務員投入照顧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