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指期 中性區間看待

值得一提的是,外資17日對臺股期現貨不同調,對現貨賣超8.58億元,但對臺指期則是多單加碼且空單減碼,淨多單增加2,631口,使留倉部位轉爲淨多單91口,這是睽違約一年半以來,再現外資淨多單留倉。

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指出,觀察外資在臺股的操作,有三大指標:現貨、期貨和外資借券賣出餘額。期貨因槓桿特性,屬短線看法,雖然17日出現轉多,但搭配現貨並未大量買超,而借券賣出餘額則偏持平,整體對臺股中長線態度上仍呈現觀望,趨勢並未轉爲偏多,以看指數跌深反彈爲主。

蔡明翰進一步表示,以過往經驗來看,外資對期貨空單先行回補,幾日後通常也會對現貨逐漸轉爲買超,但後續的重點仍在於,借券賣出餘額是否出現大量回補,關乎其態度是否轉爲樂觀。由於今年來的利空,包括俄烏戰火、升息、通膨等影響市場資金,在利空未出現明顯好轉時,主要在技術面的反彈,且外資也認同即將反彈,因此先在期貨回補空單,搶短多。

元富期貨指出,臺指期17日開高走高,電子權值回神,推升指數大漲超過百點,重返萬六大關,終場以紅K棒作收。目前指數底部緩步墊高,短線賣壓消化後,有機會進一步挑戰月初的空方缺口,因此以中性區間看待爲宜。

羣益期貨則表示,外資賣現貨、買期貨,自營商選擇權呈現正向,月選並無表態,整體籌碼面略爲正向。新臺幣17日出現止貶轉升,目前臺股續作量縮整理結構,多空在萬六位置拉鋸,在量能無法明顯放大下,臺股短線依舊保守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