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銀行家/證券業建言:活絡臺股帶動產業發展

臺灣銀行家7月號封面。(圖/金融研訓院提供)

永豐金證券董事長陳惟龍:吸引新創產業羣聚,注入臺股成長力

文/陳惟龍

2015年受到國內投資氣氛不佳、保險資金持續增加海外投資,以及民衆對於海外證券投資金額維持高檔,使得2015年金融帳流出金額達到685億美元,創下近年新高。

臺灣投資率(投資佔GDP比率)在1990年代尚有35%,至2005年以後跌破30%便逐步下滑,到近年來一直維持在20%∼23%徘徊,臺灣投資率偏低,儲蓄率偏高(詳見圖)。海外資金直接投資(FDI)表現更差,2014年臺灣FDI的金額僅28億美元,遠低於同期間的中國大陸1,285億美元(不含港澳)、香港1,033億美元、新加坡675億美元,也較南韓99億美元低許多。

於此同時,加入經貿區域整合協定,勢必是以外銷爲主的臺灣,不可或缺的重要競爭利基,但目前臺灣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等相關協定遲遲未有進展,不但失去價格競爭優勢,也喪失區域跳板的角色,長期下來停滯了臺灣產業升級的發展

此外,臺灣科技業邁入產業成熟期,企業均傾向將盈餘發放現金股利股東,雖然使臺灣股市在全球股市中屬於相對低風險、高現金殖利率市場,但若股市大量的資金都是以現金報酬率交易目的,缺乏短線交易動機,長期下來也容易造成股市交易量低迷,這點從2002年證券市場週轉率超過200%,到2015年僅到70%左右也可一窺。市場流動性已處於歷史的低點,必須特別正視。

加上本土資金在臺灣投資股票,自然人投資除交易稅外,股利綜合所得稅,以及股利二代健保補充費、利息補充保費,甚至討論再從股利所得課徵長照保費等,這些不論本金賺賠的額外成本,抵銷高現金殖利率的吸引力,也加深本土資金出走海外的推力。在國內投資環境面臨上述國內資金持續外流、海內外資金投資意願低落、外部性因素影響臺灣產業競爭力、產業缺乏成長造成股市弱化、內外資在租稅負擔上的不公平等現況下,建議可從以下4個方向帶動股市繼續成長的活力

1.創新產業,提升資本市場的活力過去臺灣資本市場,憑藉着產業創新發展,造就一波波榮景,從半導體、PC/NB,一直到面板、DRAM、IC設計等,臺灣科技產業在世界供應鏈舉足輕重。然而2000年後,臺灣產業效率經濟的運作模式已至極限,不能再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方式做爲唯一的經營模式。臺灣未來非常需要「創造價值」的新創事業政府應該利用臺灣既有的優勢,設立適當平臺,發揮中小企業優勢來面對國際化的環境。又如臺灣的學術及研究機構有很多具有創意的研究成果,政府應協助其商業化,並善加利用資本市場的角色,讓更多創意研究成果能開花結果

2.成長型企業是股市強心針過去10年蘋概股一直是臺灣股市資金主要追逐標的,而近年資金轉向追逐汽車電子及生醫器材類股,此類公司評價動輒30倍,甚至高過國外類似的公司,這顯示臺灣資本市場對於成長型企業仍非常支持,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對新創事業支持的積極角色。因此,不同類型的公司掛牌可以增加股市的多元性,減少對單一產業的倚賴,而透過資本市場功能,新創公司亦可增加擴大規模的機會。新產業代表新商機,新創產業聚集後會產生羣聚效應,整體資本市場的活絡也就必然發生。

3.五大創新當前政府聚焦發展的亞洲矽谷生技醫療、綠能科技、智慧機械及國防航太等五大創新產業,是臺灣產業轉型重要策略,新政府各部會如果能落實執行,或積極輔導創新產業發展,未來必定能開花結果,成爲帶動證券市場增長的重要指標。

4.放寬海外企業來臺上市的限制,提升資本市場國際化海外企業以F 股在臺上市(櫃),截至2016年4月,上市有53家、上櫃有32家,據分析統計,F股的流通量、本益比及資訊透明度與本地企業毫不遜色,這是可以持續努力的政策。此外,多鼓勵海外公司來臺掛牌,尤其是允許大陸地區知名上市公司以T股在臺掛牌,讓全世界的資金駐足在臺灣,讓臺灣成爲亞太籌資中心。這亦可以創造本地股市的多元性,長期更能刺激本地類似新創事業的發展。

短期來說,目前臺灣的稅制規劃對本土資金並不友善,投資人寧可放棄高額的現金配息,也不願意參與每年股市的除權除息,這讓空有高現金殖利率且公司治理優良的臺灣股市,失去吸引力。

長期來說,臺灣股市的問題與經濟問題一致,是屬於結構性的產業轉型問題,臺灣至今無法脫離效率經濟的經營模式,所以對於周邊國家挾其低成本的競爭,無法順利轉型。產業轉型或扶植本地新創事業並非一蹴可幾,資本市場其實有更多彈性的做法,如臺灣股市可多與其他股市建立連結關係,互補各市場的特色,並減少交易的障礙,這絕對是鼓勵資金在本地交易的重要措施。正處於弱化的證券市場,臺灣需要有更開放的思維,才能恢復臺灣證券市場的國際競爭力。

元大期貨總經理周筱玲:稅負合理化、公司透明化,找回投資動能

文/周筱玲

自2013年證所稅實施,加上中國大陸股市興起的磁吸效應,近年臺股量能大不如前,今年6月4日集中市場交易量更只有302億元,乃是自2008年12月29日以來的新低,國內中實戶或出走海外,或改以外資身分投資臺股,以達到避稅的目的。過去證所稅實際稅收有限,即便目前已經廢除,但已造成臺股成交量能低迷,上市櫃公司本益比亦遭到下修,不利公司資金的籌措,評價偏低亦容易遭到競爭對手覬覦,故而如何引導資金迴流臺股,已是當前資本市場重要議題,僅提供幾點淺見

1.稅負合理調整,相較鄰國需有競爭力首先,「股利扣抵減半」政策恢復全額扣抵,並取消二代健保對股利所得課徵補充保費。臺灣上市櫃公司今年配發的現金股利達1.13兆元,以臺股目前的市值換算,現金殖利率達4%;但現金殖利率要能落實,必須建立在完全填息的假設上,若出現貼息反而要蒙受損失。

目前多數國家股利與所得采分離課稅,香港、新加坡免稅,中國大陸持股1年以上亦免稅,臺灣股利所得則要計入綜合所得稅,富人稅實施後最高稅率達45%,再加上股利扣抵減半,與二代健保需課徵2%的補充保費,讓投資人蔘與臺股除息的意願大降。

其次,證交稅率適度調降。比較鄰近的亞太國家,證所稅僅有韓國與日本課徵,香港、新加坡原則上都免稅,中國大陸只針對法人課徵,韓國亦僅針對法人與大股東。在證交稅部分,臺灣的證交稅偏高其實已有加入證所稅的概念,但鄰近的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印花稅率僅0.1%至0.2%,臺灣在經濟成長狀況又相較偏弱下,很難吸引資金關愛的眼神。

※ 精彩全文,詳見《臺灣銀行家2016年7月號》。※ 本文由財團法人臺灣金融研訓院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