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須認清中俄美共治新世界

(圖/新華社)

農曆壬寅年大年初四,中國傳統的立春日,北京迎來萬邦來賀,傳遞世界團結、友善、和平的冬奧會正式開幕。而就在開幕式前,中俄元首先進行了高峰會談,併發布聯合聲明,標誌着世界格局將由此進入新時代。

衆所周知,自從二戰結束以來,美國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及歷史機遇,一躍成爲繼英國後西方的新霸主。很長一段時間,唯一能在軍事、科技、意識形態上與美國匹敵的國家,僅有蘇聯而已。因此在「冷戰」年代,世界格局乃是美蘇對峙的兩極體系。然而,冷戰結束後,美國變身世界超強,國際體系再從兩極變成單極壟斷,美國狂妄自大的本性也愈加不受制衡,走上西方進步學者所稱「新軍國主義」的道路。

事實上,早從二戰結束之初,美國便積極將全球資源納歸己有,無視聯合國不干預內政、尊重各國不同制度的精神,強推美國價值爲「普世價值」。然而,若細觀美國推銷這套「普世價值」的手法,則美其名爲「民主自由」,實則無處不是使用船堅炮利,本質就是帝國主義侵略弱小的那一套。中國大陸和蘇聯原本同屬社會主義陣營,也都飽受美國聯合西方世界圍堵,但後來彼此交惡,正好給了美國藉機分化聯中制俄,爲蘇聯的垮臺拉開序幕,也註定了退守臺灣的國民黨走向衰亡的命運。

種種往事相信都爲如今的中俄雙方留下深刻的啓示。美國獨霸世界後,仍不放棄挑動伊斯蘭世界的紛亂爲己牟利,終於在本世紀之初自食其果,其本土第一次遭受嚴重恐怖攻擊。但美國並未因此幡然悔悟,反而又在中東製造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等一系列戰爭,留下令全世界頭疼的大爛攤。中俄雖因體質較強,使美國難以輕易侵略,但自歐巴馬後期制定「亞太再平衡」政策後,亦開始受美國主導的顏色革命所擾,舉凡烏克蘭、香港、臺灣的亂局皆源自於此。

中俄有感美國日益瘋狂的威脅,自然更加團結在一起,從而除了維護自身的安全,也爲世界免於同歸於盡做出關鍵的合作。

回顧過去10年,美國本還維持其西方「自由世界」領袖的形象,但隨着對外軍費日增,內部資本主義泡沫,自私自利的本質已不再有理想的外衣掩飾,最後便出現川普這樣的狂人上臺。如日本、歐盟等美國傳統盟友紛紛期待拜登上臺能改變以鄰爲壑的川普作風,但1年過去,拜登雖也走訪歐洲,並與日本有高峰會談,卻始終只想着如何合縱連橫圍堵中俄,未能給予盟友具體的幫助,使得這些盟友不再對美國孤注一擲,美國單極體系已然動搖。

以近期案例而言,美國從阿富汗戰場倉皇撤軍,很多人便預言下一步將是臺灣「變天」。川普退出TPP後,日本撐起CPTPP,但後續拜登也態度曖昧。中美貿易戰持續,美國參議員聯名要求撤銷對華懲罰性關稅,原因是美國企業、消費者付出龐大代價,但拜登仍在猶豫。如今箭在弦上的烏克蘭危機,也是由美國點燃,卻又無力解決,最後竟是放話要以關閉北溪管線脅迫俄國,害得德國可能先遭殃,也難怪另一歐盟成員法國早就尋求自己和俄國談判,省得被美國出賣。

當中俄聯手宣示反對美國壟斷,世界格局不應再是拉幫結派、弱肉強食的霸權秩序,連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都承認,未來將是中、俄、美三極共治的世界。可笑的是,臺灣仍沉迷在老掉牙的「新冷戰」幻想,自認能靠美國對抗大陸,甚至主動請纓成爲所謂「自由世界」圍堵中俄的橋頭堡。更精確地說,掌握政權的民進黨高層絕對曉得,美國當然不可靠,但他們也只能這樣「演」下去,以保接下來的選舉獲勝;至於人民因此產生無可救藥的「自大」,將來也只能由子孫承擔了!(作者爲新黨前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