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想買捷克自走炮?陸媒分析背後盤算

陸媒分析國軍想買捷克自走炮背後的算盤。圖爲莫拉納輪式自走炮自動化程度高,具備「打了就跑」的能力。(澎湃新聞)

陸媒分析國軍想買捷克自走炮背後的算盤。圖爲迪塔(DITA)輪式自走炮採用了新型底盤。(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防務欄目11日報導,捷克衆議長艾達莫娃(Markéta Pekarová Adamová)上月底訪臺,外傳國軍將對捷克採購155公釐口徑的DITA 8輪自走炮車,以及可望搭載國造雄升及雲峰飛彈的12輪大型野戰飛彈車。雙方對於武器交易還沒有公開表態,爲何想買捷克輪式自走炮?一是捷克研製的莫拉納輪式自走炮性能上能滿足國軍需求;二是美國因俄烏衝突無法按時交付已採購武器。三臺灣軍工水準落後,無法研製出滿足需求的輪式自走炮。

上世紀7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研製一款達納(DANA)152公釐輪式自走炮,冷戰結束後,捷克和斯洛伐克分家,捷克又發展出了採用可發射北約標準155公釐彈藥的迪塔(DITA)輪式自走炮。採用新的越野卡車底盤(太脫拉815型8X8卡車底盤),戰鬥全重約29噸,最大行駛速度90公里/小時,最大行駛里程600公里。迪塔採用了無人炮塔,自動化程度很高,配備了一門45倍徑的155公釐火炮,最大射程50公里,彈藥基數40發,射速5發/分,並且可以使用制導彈藥。

莫拉納輪式自走炮是迪塔的後續產品,是迪塔自走炮+斯洛伐克52倍徑155公釐火炮的組合體,但底盤換成太脫拉T815-7型8×8全驅越野卡車底盤,主要是斯洛伐克提供的一門52倍徑155公釐口徑的榴彈炮,可發射北約制式彈藥,爆發射速6發/分,持續射速爲5發/分,最大射程50公里以上,可以進行單發、快速連射、間隔射擊,具有同時多發彈着能力。

該車安裝有3個圓形液壓駐鋤,可自動收放,加上先進導航系統和火控系統,可讓自走炮在不到40秒內停車打擊,具備「打了就跑」能力,。該炮還配備了一個遙控武器站,可選配12.7公釐機槍或其他口徑輕武器,增強自衛能力。

莫拉納特點是高機動和自動化程度高,與履帶式自走炮相比,其重量更輕,公路機動性更好。澎湃防務分析,臺捷雙方對於武器交易還沒有公開表態,很可能還在談判。爲何想買?

第一個原因是,近年來捷克和臺灣走得比較近,政治上相互利用,各取所需。捷克研製的莫拉納輪式自走炮性能上能滿足國軍需求,俄烏衝突爆發後,國軍也在積極跟蹤研究這場衝突,加上美國智庫「建言獻策」,認爲機動性好能「打了就跑」的輪式火炮,如輪式自走榴彈炮、海馬斯輪式高機動火炮等火炮適合國軍,因此,國軍想從捷克引進軍用越野卡車和自走炮等裝備。

第二個原因是,美國軍工生產因俄烏衝突無法按時向國軍交付已採購的武器。去年9月,根據臺灣方面消息,國軍已表示放棄購買原定的40門M109A6自走炮,改爲增購18套海馬斯遠端火箭炮系統,再加上原本國軍就已經訂購的11套海馬斯,國軍從美國訂購的海馬斯遠端火箭炮數量將達到29套,配套的戰術區域彈道飛彈(ATACMS)增至84枚,並增購864枚具備精確攻擊能力的227公釐火箭彈。

第三個原因是,臺灣軍工水準落後,無法研製出滿足需求的輪式自走炮。其實臺灣曾展示過一種卡車炮(屬於輪式自走炮的一種),該炮在2007年首度公開亮相,由聯勤202兵工廠研製,是XT-69型155公釐牽引式榴彈炮和4X6中型戰術越野卡車結合的產品。XT-69是上世紀70年代末期臺灣軍工仿製南非G5火炮的產品,但由於技術不過關,性能不合格,沒有入列。

澎湃防務稱,臺灣軍方現在裝備的「爺爺」級老炮是外界經常調侃的對象。目前臺灣總兵力約16.9萬人,陸上作戰力量約10萬人。火炮主要裝備於炮兵指揮部和旅屬炮兵,其中炮兵指揮部包括第21炮兵指揮部、第43炮兵指揮部和第58炮兵指揮部。現在國軍炮兵裝備最大的問題是,總體裝備性能落後,大部分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產品,有些甚至是二戰時期產品。比如M114式155公釐牽引榴彈炮在1942年裝備美國軍隊,國軍從1951年開始引進,可以說是「爺爺」級火炮,該炮最大射程僅有約15公里,根本無法與現代155公釐火炮相提並論。即使比較先進的M109A5自行榴彈炮也使用了40多年。

澎湃防務指,臺灣想購買捷克自走炮就是爲了改變這種窘境。單從莫拉納輪式自走炮性能上講,這款火炮還是可圈可點的,但在優勢力量面前,只能說聊勝於無。臺灣軍方自身也清楚,無法掌握制空權,察打一體無人機、有人駕駛戰機、直升機和地面炮兵等能夠持續圍剿這些火炮,最終淪爲炮灰。此外,捷克是否敢提供這些火炮也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