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 支持分階段調漲電價

臺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表示,去年臺灣經濟成長率達6.57%,人均GDP也到3萬3,000美元,在這漂亮的成績單下,我們要想我們這代到底要留給子孫一個怎麼樣的臺灣。政府順從國際趨勢,也對外負責任地宣佈臺灣2050年要達到淨零碳排,選定「建築」「運輸」「工業」「電力」及「負碳技術」五大項目,設定階段性目標。

臺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理事長徐秀蘭表示,我們協會是臺灣產業的縮影,我們涵蓋了產品製造業、系統工程業、金融業及系統服務業,協會於今年4月理監事會議討論時,理監事們都指出臺灣電價偏低,即使本身是用電大戶的理事也支持臺灣應該漲產業電價。徐秀蘭以自家公司爲例,在全球九個國家或地區有工廠,臺灣電價是全部中最便宜的幾個國家之一,僅比美國德州等少數幾個地區貴,但德州是能源大州,臺灣卻是缺乏天然資源的國家,臺灣電價不應該那麼低。政府應該、也必須照顧民生,所以民生電價可以不漲,但產業用電應該適當調整,先公佈分年漲價計劃讓產業能夠因應後,慢慢把電價拉到較合理價格。

在邁向淨零路徑上,建築達到近零排放是長期目標,而建築物上設置太陽光電,對於臺灣地小人稠是非常適合。協會會員有大型面板業者,他們也在投資千億元的廠房屋頂上設置了大面積的太陽能系統,代表着太陽能與建築的結合是可靠的,太陽能系統發電是靜靜地躺在屋頂上默默的發電,不會有運轉的震動,初期投入資金後,後續維護成本約每度電只要臺幣0.3~0.5元,無論建築發的電是要賣給臺電或綠電需求者或自用,都是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