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SARS經驗可貴「竟遭WHO排除」 美前官員:全球正爲此付出代價

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陳宛貞綜合外電報導

新冠肺炎(COVID-19)擴散全球臺灣疫情爆發初期迅速採取動作,獲世界多國肯定。曾處理過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羣)疫情的前任美國國防部中國事務主任包士可(Joseph Bosco)便表示,若臺灣是世界衛生組織(WHO)一員,從SARS中得到的知識與經驗都有可能防止此次疫情發生。

臺美高級官員上月30日舉行視訊會議,討論如何提升臺灣的國際地位,以及如何將臺灣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臺灣模式」與全世界分享。包士可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SARS當時中國隱匿疫情的戲碼仍在重演,而臺灣卻被排除在WHO之外,因此無法將SARS當時得到的經驗與全球分享或提出預警

包士可任內經歷SARS、HIV、禽流感豬瘟等疫情,認爲北京當局在新冠疫情之下的手法和SRAS當時一樣,資訊不透明,且不與國際社會合作;臺灣則正好相反,過去皆採完全合作的態度,此次也極力與國際組織合作,卻不被WHO及世界衛生大會(WHA)接納,相當諷刺。

包士可指出,若臺灣在SARS後便是WHO成員,當年的經驗可能防止新冠疫情發生,在中國爆出疫情後採取應對措施,同時警告全球,「所以我認爲我們正在爲臺灣被排除在外付出代價。這不是隻有臺灣在付出代價,他們正在以自己平常的專業方式照顧他們的民衆,但是他們本來可以幫助世界上的其他國家,而我們卻無法得到那個幫助,只因爲我們讓他們被排除在外。」

他提到,全球所有國家都會希望有更好的方法共同應對公衛危機,而臺灣公衛及醫療專業優越,理應有專家參與WHO,不該因政治因素被排擠,「現在我們看到中國本來就是這整件事情起因,但卻把臺灣排除在外,這是一個令人憤怒的情況」,認爲美國應該持續推動臺灣加入WHO。

港媒提「臺灣入WHO」遭斥違反一中原則 美籲港府:尊重新聞自由

►不再眷戀青春,因爲我持續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