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三部曲》電影場景首次曝光 林佳龍訪魏德聖談2024關鍵年

《臺灣三部曲》電影場景首次曝光 林佳龍訪魏德聖談2024 。摘自林佳龍臉書

前交通部長林佳龍近月展開光合之行公益關懷之旅,第三站拜訪正在籌拍《臺灣三部曲》的魏德聖導演。除了電影場景及道具首曝光,魏德聖導演併爲林佳龍導覽,兩人暢談2024這個關鍵的年份。

林佳龍6日昨到林口參訪《臺灣三部曲》的電影道具倉庫,26日也前去高雄「南星計劃區」參訪電影場景「麻豆社」,聆聽魏德聖導演籌拍《臺灣三部曲》20多年的心路歷程。林佳龍表示,2024不只是總統大選的選舉年,更是荷蘭人來臺,臺灣參與大航海時代的四百年紀念,他十分感佩魏德聖導演挑戰大工程,用電影來訴說臺灣與世界接軌的起點。

林佳龍表示,臺灣歷史有許多被遺忘的篇章,我們在探討臺灣國際地位的過程,往前追溯他們之於世界的角色是重要的工作。透過影視則能更普及地觸發觀衆的思考。

他說,不管是過去魏德聖導演的電影《賽德克.巴萊》的票房,或是近日公視影集《斯卡羅》的收視,都證明了以臺灣爲題材的電影,能得到觀衆的喜愛。林佳龍得知《臺灣三部曲》因爲資金的問題,已經宣告停拍,他表示十分遺憾場景可能無法呈現在觀衆面前,希望各界能持續協助。

林佳龍說,臺灣早在四百年前,就已經走入全球化,對於現在的臺灣尋找認同或角色也很有啓發。他感謝魏德聖能夠帶動社會以不同角度看待臺灣,賦予2024年除了政治以外的歷史重要性。

魏德聖說,拍攝《臺灣三部曲》的契機,是在1996年看到作家王家祥《倒風內海》小說後,開始想像每天腳踩的這片土地,400年前是什麼樣子,從劇本開始慢慢建構四百年前的生活模式。他提到,在過去創作電影《賽德克.巴萊》後,面臨到站在何種角度說故事,無論是原住民、荷蘭人或漢人,要如何呈現時代與大環境的求生抉擇過程,也因爲時代的背景與故事夠豐富,所以希望以三部曲,從三個角度三種故事來呈現一個時代的故事。

魏德聖說,電影的功能不只是拍攝故事,就像透過電影可以瞭解到美國的原住民族羣有印地安人,也是一種外交文化,更可以從電影中影響更多人。他強調,臺灣文化其實是結合了原住民、漢人遺族、新移民等文化,其實臺灣只要心胸可以大到接受一個世界,世界就是臺灣的。

「麻豆社」的搭景地點選在高雄「南星計劃區」,也是電影第一個搭設的場景,要呈現的是西拉雅原住民部落的原貌。在參訪完「麻豆社」後,林佳龍也到林口看電影道具,聆聽劇組考究四百年前樣貌的用心。他也套上道具服裝體驗四百年前的人物設定。

林佳龍最後表示,拿着魏導送的《臺灣三部曲》劇本、鹿皮、還有樹皮製作成的衣料,他認爲轉彎之處,也許另有風景。2024,不管什麼形式,仍期待能看到魏導推出這部大航海時代下的電影作品,希望各界一起爲魏德聖導演加油。

「光合公益關懷之旅-攏繫好朋友.臺灣作夥行」系列,首站從臺中出發拜訪長期投入老人照護的林依瑩前副市長,第二站到雲林拜訪「良作工場農業文創館」吳昆民董事長,第三站則到高雄拜訪魏德聖導演,陸續將持續到全臺各地,關心偏鄉、長照、農業、地方創生、青創、傳產、教育、文化與觀光等領域的公益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