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氫能下一步怎麼走?產官學看好潛在經濟價值

2024地球解方邀請產官學界代表,深入探討國內氫能的未來技術與經濟發展。 圖/董恩劭攝影

「2024地球解方永續設計行動年會」關注臺灣永續轉型的各種可能,其中「從氫看全產業新機」論壇,邀請臺灣淨零科技方案推動小組副主任劉志文、工研院副總暨綠能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王漢英、聯華林德氣體綜合產業事業羣副總沈欣儒等人,探討氫能未來的新應用與商機。

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認爲,氫能將成爲能源轉型的重要助力。 圖/董恩劭攝影

氫能是2050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之一,對此,擔任引言人的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表示,氫能扮演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角色,而臺灣近年也將淨零轉型從抽象概念化爲實際行動,預計2050年氫能發電可達9%-12%,但國內目前整體氫能基礎建設相對缺乏,應思考在量能有限情況下,要優先應用在製造、運輸或電力儲能上。

林子倫提到,國際能源署(IEA)的報告指出,1950年出生的世代,一輩子平均製造350噸的碳,但2020年出生的人,一生只剩下34噸的碳排額度,若現在不展開減碳行動,將壓迫下一代人的生存空間,盼面對減碳新舊議題不只有空談。

臺灣淨零科技方案推動小組副主任劉志文呼籲政府提供相關資源,協助氫能發展。 圖/董恩劭攝影

不過,推動淨零轉型仰賴相關技術研發,劉志文指出,氫轉換爲能源後,幾乎沒有碳排放,屬於低碳能源,也可應用在儲能與工業製程,且熱解甲烷產生的低碳氫,可直接與天然氣混合發電,再結合碳捕捉技術,將天然氣發電廠的碳排放降到最低,協助電廠進行低碳轉型。

但氫能科技設備的量體大,劉志文認爲,需要較大的實際場域來驗證次世代氫能的關鍵技術,其中,臺中港與臺南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都是相當適合的地點,他也呼籲政府提供合適空間,並結合周邊能源與產業資源,協助技術測試,以建構相關生態系,帶動能源與產業雙轉型。

工研院副總暨綠能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王漢英強調,氫氣整體產業鏈具備潛在經濟價值。 圖/董恩劭攝影

針對氫氣的潛在經濟價值,王漢英則說明,產氫、用氫都不是新技術,只是過去多爲學術研究,在淨零排放趨勢下,氫氣在生產、儲存、運輸或應用階段都多了經濟價值,舉例而言,氫氣逸散性高、與金屬接觸易使金屬脆化等問題,都需要靠科技解決,而這些新技術開發也代表新商機。

全球目前仍以工業用氫的計劃爲大宗,不過目前在日本與歐洲國家,已開始將氫能應用在建築的供熱、供暖系統。王漢英也提醒,目前氫能的應用還處於早期發展階段,還有很多新的可能,期待臺灣建立一套新的典範應用。王漢英指出,若要減少石化燃料的依賴,氫是必要的選項。

聯華林德氣體綜合產業事業羣副總沈欣儒指出,氫能車將成爲未來趨勢,而現在是發展相關技術的最佳時間點。 圖/董恩劭攝影

近來氫成爲減碳新能源的討論熱點,聯華林德氣體綜合產業事業羣副總沈欣儒表示,聯華林德早在此之前就已經投入氫能源的應用,例如半導體、石化以及鋼鐵產業均已是使用氫能的相關產業類別。

透過多年產業經驗,沈欣儒也爲各界破解氫的應用迷思。他解釋,氫氣的使用除了作爲直接能源,也能作爲載體作爲儲能應用。此外較少爲各界討論的,是氫也是作爲工業生產的重要料源,這些都能拓產氫的應用領域。

除此之外,氫能運輸也是未來的趨勢,目前全球約有1100座加氫設備在運行。沈欣儒解釋,外界常誤解,氫能車是透過燃燒氫氣以驅動車輛,但氫能車屬於電動車的一種,利用氫與氧產生的化學反應來驅動,非常適合應用在大型車輛上,可節省車子的乘載重量,有別於傳統電動車約50%的載重量能被電池佔據。

沈欣儒認爲現在是氫能車發展的最佳時機,而國內組裝、整合車體能力強,且具備優異的燃料電池技術,有機會透過車體進口整合方式,逐步前進,使臺灣在氫能車發展達到後發先至。

Take action!加入《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