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企業如何永續經營 永佳捷董座許作名:二代不用急於證明自己

永佳捷Masada 電梯21日舉辦1949臺商學媒體論壇,圖左起爲衆博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許兆慶、義守大學企管系教授鍾喜梅、永佳捷董事長許作名、Alliance Advisors董事總經理馮欣宜。記者朱曼寧/攝影

永佳捷(Masada 電梯)董事長許作名日前發表新書《臺灣資本1949~ 臺商學》,21日舉辦「1949臺商學媒體論壇」,許作名錶示,臺灣資本的關鍵未來,唯有以理性務實的決策與態度應對政治現實,不可變相操弄「一箇中國原則」,臺灣資本才能持續在全球經濟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臺灣資本1949~ 臺商學》新書發表後,受業界不少好評,在博客來人文社科類,7日暢銷書排名第二,僅次馮世寬回憶錄,目前也將進行二刷,昨日舉辦1949臺商學媒體論壇,邀請到義守大學企管系教授鍾喜梅、衆博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許兆慶、Alliance Advisors董事總經理馮欣宜一同暢談臺灣資本與家族傳承所面對的問題。

許作名指出,西方開放市場與對中國邊界思維的優勢已成過去。曾經倚賴文化、語言相近的中國市場而成長、並滿足生產效率的臺灣企業,特別是家族企業,接下來將面對更多的不確定性。

談到家族企業經營,許作名指出,臺灣多數企業仍是以傳承二代爲主,但繼承與分配是核心大事,像是分配不均、二代專業與興趣各有偏好等,都會延伸相關問題,若是這一步平穩度過,下一步是家族企業的治理,由誰來治理與主導,也常見利益或營運成果有衝突。

許作名錶示,女兒在美國唸書時,有次女兒還跟他說「爸爸我發現,每次富二代只要想要證明什麼的時候,公司就要完了」。他指出,其實創立企業的一代,有天時、地利、人和等關鍵因素,且創業者本身就是強人,要超越本來就有困難,所以第二代不要急着證明自己,而是透過觀察、積累、改變思維,找出自己的利基點,再以前人的成就作爲基石,開創屬於自己的天地。

許作名也建議,其實家族也可以退居到董事會上進行監督,指導公司原先的願景與方向,而經營權可以交給有長才的專業經理人,像BMW就是最好的成功案例,營運委由專業管理團隊負責,家族退居幕後,不過,上市公司若是持股不足,也容易引發外人爭搶經營權,因此如果看好所經營的公司,應該要掌握多數股權,纔不會讓外人有機可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