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暖化牠先知?來彰化東螺溪中下游數量翻倍

彰化縣東螺溪中下游的小辮鴴。圖/謝文猷提供

臺灣入冬,冬候鳥紛紛報到,彰化縣東螺溪中下游的小辮鴴逐年增加,目前約100只,預料天氣越來越冷小辮鴴將漸多,對自然生態有興趣的民衆可把握機會觀賞。

小辮鴴又稱鳳頭麥雞,體型28至32公分,陽光下冬羽閃耀墨綠藍紫紅金屬光澤,是漂亮的普通大型鴴科野鳥,每年來臺約1萬1千隻,8600多隻落腳雲林縣,在花生田裡躲避東北季風,被農民稱作「土豆鳥」。

小辮鴴來彰化的數量相對少,但近年有增加趨勢,東螺溪中下游7、8年前約50只小辮鴴度冬,去年底到今年初接近200只,目前溪流河牀一帶已飛來約50只,連同鄰近農田粗估約100只,如按照往年觀測經驗,天氣越冷將飛來越多。

湖埔社區大學專案經理、彰化縣環保局環境教育宣導講師謝文猷今天說,雲林縣在彰化縣之南,天氣稍熱,冬候鳥喜歡去較溫暖地方度冬,近年不只小辮鴴,另一種少見冬候鳥反嘴鴴來東螺溪中下游的數量也變多,可能與彰化氣溫升高有關;地球暖化的些微氣溫變化或許人類沒察覺,但野生動物很敏感,已先行一步「北上」。

彰化縣溪州鄉也有小辮鴴的固定棲地,約50只。彰化縣野鳥學會理事黃正明說,小辮鴴白天在彰化沿海,或沿着溪流到較內陸的農田,白天吃昆蟲裹腹,晚上飛到高麗菜等冬季裡作蔬菜田的畦溝避風。

彰化縣溪州鄉的小辮鴴。圖/黃正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