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泥灘地危機!58%消失 生態警鐘敲響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指出,臺灣是候鳥遷徙的重要中繼站,泥灘地健全程度對東亞水鳥存續至關重要,研究發現,西海岸泥灘地自1950年代起因爲大規模人爲開發逐年減少,到2010年約58%泥灘地消失。(農業部提供/蔡佩珈臺北傳真)
泥灘地具有碳吸存、乘載高度生物多樣性的功能,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指出,臺灣是候鳥遷徙的重要中繼站,泥灘地健全程度對東亞水鳥存續至關重要,研究發現,西海岸泥灘地自1950年代起因爲大規模人爲開發逐年減少,到2010年約58%泥灘地消失,全臺僅存最完整泥灘地在彰化漢寶溼地、芳苑溼地及濁水溪出海口大城溼地,我國尤其在拓展綠色能源基礎設施,應避免泥灘地繼續流失。
生多所近日於國際期刊《Wetlands》發表一項關於臺灣西海岸泥灘地過去百年變遷的研究成果。
生多所表示,泥灘地是最重要的生態系之一,根據澳洲研究,全球泥灘地自1984至2016年間流失16%,亞洲則因20世紀末經濟與工業成長快速,沿海泥灘地流失程度遠高於全球,對遷徙性水鳥構成重大威脅。
生多所指出,臺灣位於東亞至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的中點,是候鳥遷徙重要中繼站,泥灘地健全程度對東亞水鳥存續至關重要,團隊透過歷史地圖與衛生影像分析發現,臺灣泥灘地1920至1950年間持續增長,1950年代起,隨着大規模人爲開發展開,泥灘地逐年減少,至2010年約58%泥灘地消失。
生多所說明,這段開發歷程中,上游河川因水資源需求興建的水庫與水壩攔截了泥沙,阻斷泥灘地的自然增長,現存泥灘地則逐漸被填海造陸轉變爲養殖漁業和農業區,後續被開發爲工業區、漁港及商港,使得海岸環境從天然棲地逐步變爲半天然棲地,最終成爲完全人工化的設施。
生多所強調,全臺僅存最完整泥灘地位於彰化漢寶溼地、芳苑溼地及濁水溪出海口的大城溼地一帶,肩負着重要的生態系服務功能,也孕育大量無脊椎生物,更是衆多水鳥的重要覓食地。
研究團隊強調,沿海地區的土地利用規畫須更加謹慎,尤其在拓展綠色能源基礎設施時,應避免泥灘地繼續流失,以達成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