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開啓氫能元年 BE執行長8月訪臺見證

臺灣氫能概念股逐步成形 BE執行長KR Sridhar。圖/美聯社

蘋果等科技巨擘宣示2030年導入RE100,載板大廠欣興電子成領頭羊,斥資40億元興建的「氫能燃料發電系統」將於8月14日舉行啓用典禮,BE(Bloom Energy)執行長KR Sridhar將帶隊,攜國際氫能專家一行人來臺助陣。

節能減碳成顯學,業者指出,在RE100及臺灣「2050淨零排放」的雙政策加持下,以高力、臺達電及康舒爲領頭羊爭相投入氫能,開啓臺灣氫能元年首頁。

BE爲全球規模最大的固態燃料電池(SOFC)、氫燃料電池製造商,生產的固態燃料電池,近三成的關鍵零組件來自臺灣,成爲主要氫能源供應鏈。根據Deloitte發佈「全球綠氫(green hydrogen)展望報告指出,全球氫能市場將在2030年超越液化天然氣貿易,並在2050年達到每年1兆4,000億美元規模,亞太市場將佔6,450億美元,供應鏈成長動能強勁。

業者指出,Bloom Energy執行長KR Sridhar首次來臺拜訪科技業者,並參加欣興即將落成的「氫能燃料發電系統」,供應商高力、華城及康舒等都將與會。

目前臺廠氫燃料電池供應逐步成形,包括氣體供應商-亞東工業氣體、三福氣體(美國Air Products集團);氫系統及料源處理廠-中興電、高力;氫氣儲能加氫站-中油、中興電;儲氫組件及系統廠-晉升太空科技;氫能發電:集中式生產廠-臺電、漢翔;分散式(燃料電池)零組件廠-臺達電、高力、中興電、順德、康舒、華城、士電;工業製造廠-中油、臺塑、帆宣、臺積電、中鋼;交通載具廠-車王電、華德動能、和泰、三陽工業等,在臺灣減碳風潮下,建構「氫能新經濟」。

業者指出,「RE100」是由國際氣候組織(The Climate Group)與碳揭露計劃(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共同發起的氣候倡議行動,蘋果、IBM等大廠紛紛加入,臺廠也被要求躋身爲全球產業「潔淨供應鏈」,科技業由欣興打頭陣,預料將帶動科技廠爭相打造節能減碳行動。

此外,行政院日前亦覈定「淨零12項關鍵戰略行動計劃」,經濟部成立氫能推動小組,將投入46億元,朝供給、基礎設施、發電、運輸、工業等5大方向發展,規劃在2050年氫能發電佔比達9~12%。臺電興達電廠也將在2025年完成混燒發電示範。另產業燃氣鍋爐氫比例也將逐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