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會被美國「功能性晾在一邊」 陸學者分析臺美局勢

外界預料,拜登上臺後中美關係將較川普時期穩定。(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曾俊豪綜合報導

針對拜登上臺後的中美、臺美以及兩岸關係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指出,雖然臺灣當局不斷自我催眠,聲稱拜登時期的臺美關係不會變,「但實際上他們都很清楚,拜登時期的美臺關係一定不會像川普時期那樣,臺灣當局見獵心喜,想要火中取栗不會那麼順利。」

李鵬日前接受中評社專訪,文章在14日刊出。在美國對臺方面,李鵬認爲,拜登政府臺海政策與川普最大的區別在於「冒險性」會降低,「可預見性」會更高,「拜登政府上臺後,雖然還是會強調對臺灣的所謂承諾,也會繼續強化與臺灣的政治安全關係,但不至於像川普時期那樣明目張膽和毫無顧慮。」

他認爲,至少在堅持一箇中國政策和不支持臺獨這兩個核心問題上,拜登政府的政策立場相對清楚,繼續在臺灣問題維持戰略模糊也是拜登團隊的主流看法,「如果拜登團隊在兩個核心問題問題上回到川普之前歷屆美國政府的原有立場,臺海地區就不至於出現中美兩國都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至於美臺關係,李鵬認爲,雖然臺灣當局不斷自我催眠,聲稱拜登時期的臺美關係不會變,「但實際上他們都很清楚,拜登時期的美臺關係一定不會像川普時期那樣,臺灣當局見獵心喜,想要火中取栗不會那麼順利。」

他表示,主要因爲拜登要優先處理內部疫情經濟等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臺灣像川普時期那樣被利用價值大大降低,被『選擇性遺忘』和『功能性晾在一邊』是可以預見的事實,美國對臺政策『說得多做得少』、『口惠而實不至』將更加明顯,蔡英文當局自欺欺人也會越來越難以自圓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