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觀光「雪崩式」衰退主因非陸客 景氣不佳纔是真兇

▲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今年觀光產業營運不如預期業者比例仍偏高,最大的原因來自於「景氣不佳消費意願低」。(圖/記者季相儒攝)

記者陳佩儀臺北報導

今年臺灣觀光產業「雪崩式」衰退消息頻傳,爲了解實際現況,人力銀行鍼對相關廠商進行抽樣電訪,發現今年營運不如預期的業者比例仍偏高,最大的原因來自於「景氣不佳消費意願低」;而當問及陸客來臺人數減少的看法爲何?有4成7業者表示「不受影響,本就非以陸客爲主」。

根據1111人力銀行鍼對觀光相關業者進行調查發現,有5成的受訪業者表示,2017年全年業績狀況和去年相比是「持平」,另有1成3傳捷報,業績出現「成長」;還有3成7表示今年營運獲利不盡理想,呈現「下滑」狀況。整體而言,今年營運不如預期的業者比例仍偏高。

而營運獲利下滑的業者,業績平均掉了19.1%,細究原因來自於「景氣不佳消費意願低」(53.6%)、「來臺陸客減少」(39.2%)及「市場變小」(26.3%)。至於有獲利的企業中,業績平均成長15.8%,主要原因在於「沒有受到陸客減少影響」(47.0%)、「開發新方案/行程/餐點/商品」(28.8%)與「國內旅遊市場成長」(16.7%)。

▲限縮陸客來臺人數,對臺灣觀光產業衝擊效應仍在。(圖/記者張一中攝)

當問及陸客來臺人數減少的看法爲何?有4成7業者表示「不受影響,本就非以陸客爲主」;而另外5成3有承接陸客團的業者當中,有15.4%表示「不受影響,已提前轉型因應」、14.7%坦言「已造成產業重大沖擊」、14.5%「無奈接受現況」;不過,亦有少數(8.3%)業者樂觀其成,認爲「轉而開發其他客源更好」。

1111人力銀行公共事務部職涯發展中心總經理大華指出,從交通部觀光局的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1~6月外國來臺旅客共512萬人次,有高達7成比例是爲了觀光而來臺,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外國來臺旅客人次則是下滑5.7個百分點。整體而言,限縮陸客來臺人數,對臺灣觀光產業衝擊效應仍在。

不過根據交通部觀光局觀光統計年報「2014-2016觀光收支統計表」顯示,國人在國內旅遊支出總額從2014年的101.96億美元,攀升至2016年的122.97億美元,大幅度增加20.6個百分點,顯見政府在拓展多元市場力道之深。李大華表示,由近兩年國內旅遊支出總額大舉躍升可見臺灣觀光產業元氣已逐漸在恢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