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故事登國際舞臺「這不是個大使館」返臺演出

舞臺劇「這不是個大使館」在歐洲4大城市巡演後返臺演出,德國裡米尼紀錄劇團導演史蒂芬.凱吉(Stefan Kaegi)期待觀衆在看戲過程,能借由表演者的故事,找到自己心中關於臺灣的形象。圖/國家兩廳院提供(中央社)

國家兩廳院與瑞士洛桑維蒂劇院共制舞臺劇「這不是個大使館」,歷經歐洲4大城市巡演後本週返臺演出,透過退休大使、國際組織工作者、珍奶世家音樂人,將臺灣外交處境搬上國際舞臺。

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今天在彩排記者會上分享,「臺灣在經歷了這麼多自由跟民主的時刻,我們終於有一個真正代表臺灣多元文化、自由風氣的作品來到兩廳院,甚至是世界的舞臺,我想這部作品來的正是時候。」

「這不是個大使館」爲德國裡米尼紀錄劇團導演史蒂芬.凱吉(Stefan Kaegi)2022年於兩廳院駐館期間發展作品。凱吉表示,在近2個月駐館期間,他深入訪問超過70名臺灣民衆,包括歷史學家、地質學者、半導體工程師、外交官等,與他分享臺灣複雜又奇妙的外交現況。

最後凱吉邀請3名臺灣代表參與演出,分別是擁有37年外交經驗的退休外交官吳建國、致力非典型外交途徑的數位外交協會創辦人郭家佑,以及家族爲全世界最大的珍珠奶茶原料供應商,本身也是爵士音樂人的王思雅(Debby Wang)。

全劇透過橫跨不同世代的表演者詮釋個人故事,在舞臺上模擬一場不存在的大使館開幕,逐步揭開臺灣外交挑戰與地緣政治困境。

作品元素也充滿「臺味」,不僅將臺灣國旗、臺北101、街景等原汁原味展現,也置入臺灣與國際對話的元素,如近年風靡全球的珍奶成爲另類臺灣之光,以及用地震及半導體隱喻臺灣在國際上的外交地位等。

談及合作心得,導演凱吉說,3名錶演者都不是專業演員,在臺上分享個人故事與人生,「我們也希望在看戲的過程中,每個人都可以藉由他們的故事,找到自己心中有關於臺灣的形象。」

從今年1月起「這不是個大使館」前往德國柏林、奧地利維也納、瑞士巴塞爾及洛桑等帶來15場演出,獲國際熱烈迴響。許多觀衆在演出結束後留下來與製作團隊交流,有德國觀衆感嘆:「我很驚訝學校竟然沒有教這些,這個作品對完全不瞭解臺灣現狀的人來說,是非常寶貴的一課。」

「這不是個大使館」將於12日至14日在臺北國家戲劇院登場,演出亦限量加開席次,邀請觀衆走入劇場,參與這場獨特的外交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