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燈會16件吸睛作品 在臺北發光

2023臺灣燈會在臺北,臺北市政府19日公佈位於東區商圈的光展區作品,日裔巴西籍藝術家大巖奧斯卡將創作「光兔」製成雕塑品,於臺北捷運國父紀念館站1號出口重新演繹呈現。(臺北市觀傳局提供/張立勳臺北傳真)

2023臺灣燈會在臺北,北市府19日公佈以「在臺北發光」爲主軸位在東區商圈的光展區作品,16件中大型裝置及光環境藝術營造,如同希望之光座落在巷弄間融入生活中,點亮這座城市,此外,北市12個行政區也以在地特色打造「12行政燈區」,要讓民衆感受不一樣的臺北容貌。

燈會光展區網羅國內外知名藝術團隊,臺北東區指標性百貨「遠東SOGO」以實際行動支持,由知名裝置藝術家陳普打造近12米高的巨型作品「future shuttle未來·穿梭·兔子洞」,象徵一座通往未來無限想像的通道,而藝術家吳麒創作的「Hi Hide」,則以調皮活潑的小兔子帶來歡樂親切的購物氛圍。

在瑠公公園的作品「榮容」,爲旅居臺灣的墨西哥籍藝術家路瓦·里維拉,透過色彩編織手法,展現臺北在多元性別、移工、勞工及原住民等人權議題上,帶來的共榮與包容;藝術家範承宗創作「仁愛帆城」將於敦仁公園亮相,以木構張起數面錯落的船帆,詮釋臺北城市巷弄間水平垂直輪廓,象徵理性卻又饒富人文優雅精神。

北市觀傳局指出,本次更邀請到多次參與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節的日裔巴西籍藝術家大巖奧斯卡,將以往創作的「光兔」角色製作成雕塑品,於臺北捷運國父紀念館站1號出口重新演繹呈現,這也是他第一次親自爲臺灣燈會創作的大型作品。

除了光展區內容首度曝光,全臺北市12行政區也以在地特色打造12行政燈區,結合在地民間宗教、企業、學校團體資源共同創作,主題涵括自然生態、人文特色、文化藝術及宗教民俗,更舉辦高達53項在地參與系列活動,吸引民衆走進12行政區,感受不一樣的臺北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