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塑四寶可以買?謝金河曝股價慘跌內幕:從臺泥經驗看轉型

臺塑四寶股價弱勢。(本報系資料照片)

臺股屢創新高,但臺塑四寶股價卻頻創新低,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對此表示,臺塑四寶這些年遇到大陸國家隊產能全開,價格殺戮戰,也走到困窘的地步,近來集團總裁王文淵帶領集團往人工智慧(AI)佈局,在困境中尋找轉型,值得正面看待。

謝金河提到,臺塑爲了扭轉頹勢,集團總裁王文淵率先宣示整個集團斥資百億朝AI佈局,已經完成1225件,創造62億元的效益;二是臺塑企業管理中心常委王瑞瑜領軍斥資百億元以上增資臺塑新智能,可能跟大陸電池大廠國軒高科攜手合作,進軍電池產業;臺塑日前更宣佈和日本德山株式會社合資,進軍半導體的特用化學品市場。

謝金河說,王永慶、王永在兩昆仲攜手打拚半世紀的臺塑集團,向來以卓越的經營效率,不斷降低成本,把競爭對手打到毫無招架之力,這些年遇到大陸國家隊產能全開,價格殺戮,也走到困窘的地步,這個時候,在困境中尋找轉型,值得正面看待。

謝金河進一步表示,近年不少臺廠受到陸廠價格殺戮戰的衝擊,他引述立凱董事長張聖時說法指出,立凱在2005年後是全球最大的電池正極材料廠,但是到2018年大陸介入這個產業,大陸在電池產業的補貼達5.4兆臺幣,單是寧德時代一年拿到的補貼約800億臺幣,現在大陸在磷酸鋰鐵電池約3000噸,全球其他國家加起來只有300噸,導致立凱年年賠大錢,2021年最慘虧掉近一個股本,這些年都靠增資苦撐待變,淪爲標準的「慘業」。

「過去三年來,我不斷提醒臺灣企業主一定要避開大陸國家補貼,標準規格,大量生產的產業,包括水泥、鋼鐵、石化業等。」謝金河透露,他曾建議中鋼翁朝棟董事長,必須和林德合作生產氖氣,這是半導體生產線必須使用的氣體,如果中鋼會做,可以爲中鋼公司長出另一隻腳,現在翁董事長退休,中鋼的氖氣聽說2025年可以量產,這是好事。

謝金河指出,這些年,最早用行動帶領檯泥轉型的是董事長張安平,臺泥的水泥面臨大陸殺戮,臺泥把水泥轉向土耳其及葡萄牙,這些年,臺泥在轉型過程中的投資超過1600億元,這些投資都在等待收成。

謝金河文末總結,企業轉型的陣痛很痛苦,臺塑集團才正要開始,這條轉型之路,勢必滿布荊棘,也充滿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