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人一窩蜂赴日…日本人卻不來臺灣觀光?矢板明夫點「3大關鍵」

矢板明夫表示,近來日本人來臺觀光的人數減少,很可能是受到經濟衰退的影響。法新社

隨着新冠疫情趨緩後,全球觀光業也逐漸復甦,越來越多人出國遊玩,許多臺灣人也一窩蜂衝到日本旅遊。然而,從相關數據可見,來臺灣玩的日本人佔比略減,日本產經新聞臺北支局長矢板明夫也點出3大關鍵原因形成「臺日觀光溫度差」,更直呼「日本人沒有錢了」。

矢板明夫在臉書表示,最近有許多朋友問「疫情過去以後,很多臺灣人都去日本,爲什麼來臺灣的日本客人不多呢?」,他認爲「日本經濟衰退」是最大的問題,而使日本經濟低迷的「3大關鍵原因」,正是少子高齡化、平均主義和產業空洞化。

矢板明夫坦言,最近回到日本都有種「日本人沒有錢了」的感覺,日圓貶值讓當地人荷包縮水,且物價及稅收也不斷提高。他在文中提到,與過去30年前相比,日本工薪族羣的平均年收入和退休金不升反降,但消費稅漲了3倍、各種社會保險翻了2倍,物價更是飛漲。

他在文中直指,日本經濟衰退的主因有3個,其中「少子高齡化」是臺灣、韓國、香港等周邊國家和地區共同的課題。當前的日本受少子化影響,能創造價值的人越來越少,而高齡化則使民衆的消費需求越來越低,在這樣嚴峻的客觀條件下,經濟很難變好。而日本傳統價值觀的「平均主義」也是原因之一,國家的經濟發展明確、處於趕超階段時,可提高社會凝聚力,反之,若經濟發展停滯,人民則會因不願承擔風險,而難出現技術創新。

「產業空洞化」的最大因素則在於中國,因30年前日本企業爭先恐後投資中國,資金、技術與人才外流後難收回,許多企業早期賺了錢也無法即時回饋日本社會,這也讓國家競爭力減弱。且近來習近平政權倒行逆施,多數日本企業赴陸投資變成「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狀況,儘管企業有意迴流,還是會受到人力與錢等因素影響。

矢板明夫也在文中喊話,「日本經濟的各種問題,其實或多或少在臺灣也會看到。也許臺灣能夠參考,當作前車之鑑」,呼籲周邊國家應儘早擬訂應對策略。

從臺灣觀光局的資料可看出,過去日本來臺人數居高,但疫情趨緩後人數卻逐漸減少。圖爲民國107年3月到今年3月的統計數據。圖/取自交通部觀光局資料

臺灣觀光局資料顯示,今年初來臺觀光的外國人人數,韓國位居第一,日本則排第二。圖/取自交通部觀光局資料

據統計,今年初臺灣人出國旅遊的首選是日本,第二則是韓國,兩者的總人數差距頗大。圖/取自交通部觀光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