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恐有雙臺逼臺?辛樂克今將生成 吳德榮:明起有劇烈天氣

氣象局今早發佈的最新衛星雲圖。(圖擷自氣象局)

氣象局最新「潛勢預測圖」顯示,「熱帶低壓」通過海南島附近後,往越南北部前進(左圖)。美國模式顯示,菲東海面的熱帶系統明日通過臺灣東部海面,下週一掠過東北部海面(右圖)。(圖擷自吳德榮專欄)

創下7月無臺的70年紀錄,太平洋海面開始變熱鬧。南海熱低壓預計今(1日)生成第3號颱風辛樂克,而菲律賓東方的熱擾動也值得關注。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說,受到季風低壓包圍,南海熱低壓對臺灣沒有影響,但低季風低壓帶來水氣,臺灣明起有劇烈天氣,而菲東熱擾動明將通過臺灣東部海面,對明日至下週二的天氣有關鍵性影響。

氣象局最新資料顯示,位於南海的熱低壓以每小時17公里速度,向西北西進行。中心氣壓995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15公尺,瞬間最大陣風每秒23公尺。

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 老大泄天機」專欄提到,今早2時氣象局「潛勢預測圖」顯示,「熱帶低壓」通過海南島附近後,往越南北部前進,今有機率發展成第3號颱風「辛樂克」,但受到「季風低壓」環流包圍,限制它未來增強,充其量僅能維持「輕臺下限」的強度,對臺無影響。

吳德榮指出,最新歐洲模式顯示,明日「季風低壓」輸送至臺灣附近的水氣逐漸增多,大氣漸趨不穩定,天氣將轉變爲有局部陣雨或雷雨,尤其午後的機率最高,不排除有較「劇烈」天氣。下週一、二臺灣附近水氣多,大氣不穩定,有陣雨或雷雨,並有「劇烈天氣」發生的機率,應注意。明起3天海面的風浪轉大,海上及岸邊活動也應注意。

至於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熱帶系統發展,吳德榮說,美國系集模式(GEFS)模擬顯示,明日通過臺灣東部海面;下週一掠過東北部海面。其21條模擬路徑雖分歧不大,但仍有部分是比較接近陸地的,況且「強度模擬」理論上有較大的「不確定」,它未來動態的改變,對明日至下週二的天氣是具有關鍵性的影響,應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