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余姓女童路口斷魂1週年 警方:該口路事故率已降2成多

臺南余姓女童去年5月時,與媽媽走在路上卻不慎遭到汽車撞擊身亡,引發全國議論,也讓行人路權意識擡頭,事發路口已設置行人庇護島等管制措施。記者萬於甄/攝影

臺南余姓女童去年5月與媽媽穿越道路遭汽車撞擊身亡,引發全國議論,也讓行人路權意識擡頭;事後1年,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貓頭鷹交通書粉專、臺南市人本交通促進協會等,今號召民衆身着黑西裝、攜帶白花到案發路口悼念,同時檢視這1年來臺灣交通改革成績。警方指出,警方加強取締不禮讓行人的違規,該路口事故率較去年同期已降2成多。

臺南市北區忠義路三段與成功路口爲余姓女童車禍案發路口,同時也是臺南市區的重要交通要道,上下班尖峰時間車流量不低,事故發生後,市府交通局去年5月底設置行人專用時相、退縮行穿線與增設庇護島等基礎設施,希望讓憾事不再發生,但女童逝世迄今1年,仍有民衆認爲臺南友善行人設施仍待改善。

林姓市民說,市府前陣子不斷強調YouBike建了多少站,但臺南道路其實騎乘不安全、行人也不安全;余姓女童發生事禍的路口雖調整行穿線,但路人穿越後卻無人行道可走,騎樓也停滿機車,這是市民每天要面對的交通議題,希望市府能持續完善行人基礎設施。

臺南市第5警分局指出,依市府騎樓暢通計劃,有關騎樓停放機慢車違規取締,爲兼顧店家經商與民衆停車需求,1.5公尺通行範圍的機慢車停放及固定式攤位暫不強制取締;警方去年在成功路段共舉發違規停車2944件。

警方指出,女童發生車禍1年來,已取締不停讓行人違規達1808件,前1年增加1577件;不停讓行人釀成事故共94件,較前1年減少20件,成功路、忠義路口1年來車禍僅2件,也較前1年事故率下降約25%。

南市府交通局指出,爲提升用路安全及優化路口設施,去年完成百大路口安全計劃,在行人往來頻繁的地點,設置行人專用時相共100處、行人號誌早開300處、行人庇護島等管制措施,今年亦將收集相關用路資訊持續推行,維護市民的用路安全。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貓頭鷹交通書、臺南市人本交通促進協會等,今號召民衆身着黑西裝、攜帶白花,到案發路口悼念余姓女童,同時檢視這一年來臺灣交通改革的成績。記者萬於甄/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