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議會跨黨派組交安連線 提5大階段性訴求

臺南市議會30位不分黨派議員共同組成「跨黨派交通安全連線」,提出5大階段性訴求,希望共同推動臺南市的交通安全。(洪榮志攝)

臺南市議會30位不分黨派議員16日共同組成「跨黨派交通安全連線」,提出5大階段性訴求,希望共同推動臺南市的交通安全。對此,市府交通局長王銘德迴應表示,府會溝通管道暢通,議員們的訴求已列入道安會報討論,相關結論都可提供議員查詢。

其中,有關科技執法部分,王銘德說,市長黃偉哲上任以來,臺南首度將科技執法納入「停讓行人」項目,並應用在臺南火車站等熱點,未來還會根據專業判斷增加科技執法實施範圍,也請議員多支持相關預算。

至於「交通改善立即辦中心」建議案,市府1999專線即可受理民衆對交通改善問題的舉報,單一窗口也有助增加行政效率。交通局只要接獲反映有號誌故障、標誌牌掉落等情事,都立即派工到場排除障礙;未來還將規畫於交通局網站設置交通改善即時迴應平臺,針對民衆反映的意見,即時公告該局評估意見、改善狀態與進度。

針對「行穿線退縮」與建設「庇護島」議題,交通局指出,近年臺南市的重劃區與新建道路,已根據營建署的人本交通規範,設置行穿線退縮與庇護島,日前甚至還有民衆陳情要求不要設置庇護島,市府將加強與地方溝通,堅定執行人本交通,守護行人安全。

交通局還說,近年來市府極爭取中央補助與自籌經費投入道路與人行空間改善,已設置44處行人專用時相路口、50處行人庇護島、8處標線型人行道、16處視障引導標線,並汰換1293處行人專用號誌燈箱,讓行人通行更安全。未來還將持續與相關單位跨部門合作,透過專案工程改善、新闢道路等,將「以人爲本」政策納入主要規畫,打造優質的人本環境。

此外,過去市府在前瞻計劃「提升道路品質計劃」項目,曾向營建署、公路總局爭取46.12億元,執行改善177處人行道與通學步道,以及相關道路改善;另外,今年在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劃,也已提出14案爭取約1億元經費,4月底再次提出15案總經費2.86億元,爭取補助改善16所學校周邊人行道、路口安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