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女童遭撞亡 舊城區6月前完成15處「行人專用時相」

臺南市交通局預計6月底前於舊城區完成15處行人專用時相路口的設置,圖爲民權路與永福路口。(臺南市交通局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臺南3歲女童8日與媽媽走斑馬線過馬路,不幸遭撞身亡,臺南市政府交通局即刻盤點舊城區行人通行需求路口,針對鄰近學校、觀光景點及市場商圈等15處路口,6月底前陸續完成設置「行人專用時相」,有6處1周內即可施工完成,其中永福路與民權路口、永福路與友愛街口2處12日也已率先啓用。

南市府交通局表示,這次鎖定舊城區成功路以南、府前路以北、國華街以東、公園路(南門路)以西的範圍作爲優先示範區,該區域內因有多所學校、古蹟、廟宇及商圈等,周邊路口都具備一定行人量,經盤點後,優先選定15處鄰近路口加以設置,後續也將觀察實施成效,並持續擴大盤點區域及設置路口。

其中,6處路口僅需增繪對角行人穿越道標線及調整號誌時制設定,12日優先於永福路與民權路口、永福路與友愛街口2處路口設置完成並啓用,其餘忠義路與友愛街口、忠義路與民權路口、成功路與赤崁街口、永福路與中正路口等4處路口,預計下週陸續設置完成並啓用。

另外,公園路與慈音街口、忠義路與民生路口、忠義路與成功路口、永福路與民生路口、國華街與民權路口、國華街與民生路口、國華街與中正路口、國華街與友愛街口、新美街與民權路口等9處路口,因尚需額外補足相關交通設施,預計6月底前陸續設置完成。

交通局長王銘德指出,行人專用時相是透過號誌管控,將行人與車輛通行時間完全區隔,對於行人的保障效果最佳,開始啓用行人專用時相的路口,初期先設定每日上午5點30分到晚上24點運作專用時相,實施行人專用時相期間相對會壓縮車輛可通行綠燈時間,預期可能會產生壅塞及增加車輛通過路口的時間。

交通局交控中心指出,屆時將配合觀察行人使用狀況及車流紓解情形,於不減損行人安全的前提下,滾動檢討調整號誌秒數或行人專用時相運作時段,提醒用路人經過這些設有對角行人穿越道標線的路口,應注意號誌變化並遵循車輛與行人號誌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