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科技執法 遭疑路段規畫不當

臺南市將再增加10處科技執法路口。記者吳淑玲/攝影

臺南市議會昨審查內政部補助科技執法設備近3千萬元墊付案,警局規畫在10大易肇事路口增設科技執法,全市科技執法路口將增至37處,市府統計,1至11月科技執法取締9萬多件,罰款1億餘元;多名議員質詢指科技執法雖有助於導正用路人守法觀念,但部分執法路段規畫不當,引起不少民怨。

警察局長廖宗山說,科技執法後平均事故率減少20%,新增評估重點是交通事故發生率前10名路口,墊付案通過後會盡速採購,施作期約4個月,最快明年6月前上路。

10處路口爲北區西門路與公園南路口、西門路與和緯路口、公園路與北安路口、中華北路與和緯路口;安平區永華路二段與建平路口;東區林森路與崇善路口、東門路與崇學路口;新市區臺19甲與西拉雅大道;仁德區中山路與中正路路口;永康區昆大路與大灣路口。每處均規畫取締未禮讓行人及不依標誌標線號誌行駛。

議員郭鴻儀指出,全市科技執法有27處路口,有無評估執法後肇事率降低多少,科技執法容易,但被開單民衆會不甘心,要讓民衆知道,科技執法目的是降低事故,不是搶民衆荷包。

議員李宗霖也說,要注意科技執法設置標準、期待和目的,像新化老街科技執法罰到送貨員,引起民怨又喊卡,設置前要先和交通局評估停車改善等。

議員陳皇宇也提醒科技執法達到成效違規率下降後,要有退場機制。

交通大隊表示,科技執法會滾動檢討,新化老街暫緩執法後,改善相關停車空間設施,含增設卸貨格位、汽機車格位等,改善後停車秩序良好,故評估將科技執法設備遷移至他處。新化老街施姓業者說,科技執法取消,店家生意恢復是好事,但呼籲大家還是要守法,科技執法雖有爭議,但違停減少,交通暢通,老街路面花磚取消,路幅變寬市容好看。

臺南市新化老街雖有科技執法爭議,但民衆普遍認爲交通已有改善,且道路兩側花磚取消後,路面視覺更寬敞。圖/老街業者施進發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