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 捐髓救弟 姊:自己弟弟 當然救啊

臺南市27歲蔡佩俽去年捐贈骨髓給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弟弟蔡宗憲,助他重生。(曹婷婷攝)

23歲蔡宗憲2年前在澎湖讀大學時因易疲倦、走路會喘,全身也出現多處紅疹、瘀斑,一度被診斷感冒,經抽血檢查才驚覺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雖接受化療但預後效果不佳,胞姊二話不說捐骨髓,助他重生。

每年9月第3個星期六爲「世界骨髓捐贈者日」,臺灣骨髓移植案例也在今年7月達到1萬例,奇美醫院響應「世界骨髓捐贈者日」,邀請骨髓移植病友分享重生故事。

家住永康的蔡宗憲原在澎湖讀大學,大三時身體出狀況,起初以爲讀書太累,走路50公尺像跑300公尺一樣,氣喘吁吁,加上身體多處冒出紅疹、瘀斑,掛皮膚科、耳鼻喉科求診都未改善,經骨髓切片檢查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他先做化療,但從基因檢測得知預後成效有限,醫師建議做骨髓移殖,姊姊蔡佩俽去年骨髓配對成功捐骨髓救弟,「自己的弟弟,當然自己救啊!」她捐骨髓後,因貧血易頭暈,儘管如此仍覺值得。

曾獲澎湖大專優秀青年獎的蔡宗憲,因病休學,術後在家休養,須追蹤5年,他說,對姊姊的感謝,千言萬語說不盡。

奇美醫院癌症中心暨血液腫瘤科主任馮盈勳指出,2013年2月成立造血幹細胞移植團隊,迄已完成103位骨髓移植病人照護,其中68位爲自體骨髓移植,35位爲異體骨髓移植。

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吳鴻昌表示,骨髓移殖仍希望從兄弟姊妹取得異體全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爲優先,非手足骨髓來源爲半相合,仍有一半不合,除免疫抑制用藥須增加,感染風險也增加,但受少子化影響,手足骨髓已愈來愈難取得。

但他也提到,因應少子化,移植醫學抗排斥療法進步,異體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精進,已可使用病人血緣子女或父母造血幹細胞進行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目前全院35位異體骨髓移殖中,全相合、半相合比例各佔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