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古蹟「三崁店社」修復 社標石柱竟不見

臺南市定古蹟永康三崁店糖廠神社的社標石柱下落不明。圖/臺南文化局解說志工嚴舜茹提供

臺南市定古蹟永康三崁店糖廠神社遺蹟及歷史建築三崁店糖廠防空洞羣,市府7月啓動修復工程,卻傳出「三崁店社」社標石柱不知去向,文資處表示展開協尋;這已不是首起文物不見,歷史建築新化公會堂拆下的「棟札」也不翼而飛,文史工作者批離譜、議員要求督促管理單位的責任。市府表示,近期將輔導臺糖儘速建立文資清冊。

位於鹽水溪畔南岸的永康區三崁店糖廠(原名興發製糖所),廠內的三崁店糖廠神社建於1931年、2009年公告爲縣定古蹟,現爲直轄市定古蹟,廠區內尚存神社遺蹟玉垣(欄杆)及防空洞羣爲日治時期製糖產業的重要遺存,市府展開修復包括神社遺蹟及9座防空洞羣,預計明年11月完工。

最近地方文史工作者反映三崁店社社標石柱遺失,盼大衆協尋。文化局志工嚴舜茹說,她是三坎店糖廠員工子女,從小看到「三崁店社」石柱被推倒在神社旁的合歡樹下,2007年糖廠整地一度面臨被丟棄,後來志工合力移置至糖廠辦公室旁存放,2021年時臺糖曾指出移置至糖廠倉庫,目前該處出租給民間當倉儲,是否遭到丟棄,要儘速查明。

無獨有偶,2016年曆史建築新化公會堂「棟札」,研究調查時曾取下拍照,後來竟不翼而飛,此也是南市古蹟及歷史建築整修過程中第1次發生這樣的事情,文化局至今仍未找到。

市議員黃肇輝說,文化局要加強督促管理單位的責任,任何文物遺失都是文化的損失。蔡姓文史工作者指出,先前還有臺南神社「古銅馬」因被壓壞就被熔燬,雖可以仿製,但對文物的意義已不一樣。

市府文資處長林喬彬說,多次要求臺糖公司在修復工程前,造冊查點三崁店神社舊構件遺址,交給施工團隊,若在完工之前仍未尋獲社標石柱,將依設計圖仿作社號後予以復立,並就社標文物遺失檢討管理單位的疏失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