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地難尋 1裡1活動中心恐跳票

臺南市北區大和社區活動中心完工,申請使用執照中。圖/北區區公所提供

臺南市長黃偉哲力拚1裡1活動中心,目前全市649裡已有504座,臺南市府表示,積極向中央爭取逾4.4億元前瞻經費,加上自籌8億多元,預計今年新增啓用16座。

然而,因用地取得愈來愈困難,仍有34裡活動中心土地仍無着落,議員憂心1裡1活動中心恐跳票。民政局表示,將透過多元方案,包括結合社宅、土地容積移轉或辦理都市計劃變更等方式完成。

臺南市37區幅員廣大,地方爭取興建裡活動中心,民政局表示,目前尚有16區34個裡無活動中心使用,其中,以學甲5裡最多,其次永康4裡及東區3裡,市府透過多元方式推動,如永康區正強裡活動中心結合社宅;東區成大里活動中心價購土地;東區東智裡活動中心以容積移轉取得土地;仁德區新田裡活動中心辦理都市計劃個案變更,由地主捐贈土地及建物。

不過,也有活動中心已發包卻又出現退場案例,如北區華德里活動中心,向中央爭取4千多萬元,發包後因部分人士反對設在公園用地減少綠地又取消,區公所指出,雖是設在公園用地上,但位在大馬路旁邊,也留有2、30公尺的綠帶,但尊重民意辦理退場。

市府表示,今年新增完工啓用的16案包括將軍區馬沙溝、北門區保吉寮裡、善化區蓮潭裡、東關頂街、仁德區大甲裡、永康區光復裡、成功裡;東區東門圍下里、後甲裡、成大里、北區大和社區、成德里、正覺裡、中西區淺草裡、安南區海南里及安平區王城裡活動中心。

李姓里民說,現在活動中心不只有集會功能,還附有長照、親子館等,一里一活動中心是多數民意的需求。

市議員陳怡珍說,活動中心結合其他功能的作法良善,但北區大和社區活動中心附設親子悠遊館,已報完工還要等社會局規畫,應提前跨局處整合纔不至於延宕。

民政局表示,尊重地方意見,拿到使用執照後,會和社會局及公所、社區發展協會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