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大觀光城年底前拆除 議員憂「掀蓋」恐惡臭沖天

臺南市議員蔡淑惠今在施政總質詢關心大臺南觀光城拆除問題,要求拆除後必須完成水質後才能打開箱涵。記者鄭惠仁/翻攝

臺南市經發局預計今年底拆除大臺南觀光城,最近將申請拆除執照,針對已收回的部分先拆除,另強制執行部分,等法院覈准後執行。但傳出拆除後要把箱涵打開,市議員蔡淑惠今質詢時表示,若打開箱涵,居民反對拆除觀光城。市府表示,水質沒改善前不會掀蓋,將透過竹溪第4期工程,改善鹽埕大排污染,營造美麗水岸環境。另訪經發局、水利局。

大臺南觀光城建於1983年,地點位於南區鹽埕大排箱涵上,由於時間久遠,部分箱涵出現鋼筋鏽蝕,經市府委託臺南市土木技師公會等多個單位鑑定,都認爲有危險之虞建議拆除,但攤商反對,並自請土木技師公會鑑定,認爲無危險,形成各說各話而僵持。攤商也多次陳情抗議,要求做合理的安置配套措施,再談收回與拆除。

市議員蔡淑惠今在施政總質詢關心大臺南觀光城拆除問題,請市府表態,她說,對拆與不拆, 攤商跟居民意見兩極,民代壓力非常大,當年觀光城攤商帶動南區的繁榮,如今沒落已成有安全和治安疑慮的危險場所。

蔡淑惠表示,許多居民都贊成拆除,但最近傳出,拆除後下方的老舊箱涵會打開,因爲此排水惡臭,居民聽聞後紛紛反對拆除,爲了不聞惡臭,寧願保持現狀。

蔡淑惠說,金華路往北到中華路西路鹽埕大排,有一段是利南街,有一段是觀光城,賴清德當市長時就編列3000千多萬整修黃昏市場,利南街老舊箱涵問題嚴重,也從未整修過,市府編列1300萬元整修,經費可能不足需要增加預算,鹽埕路往金華路以南這段住戶多,車流量也多,若沒有好好防範,就怕老舊箱涵又坍塌。

經發局表示,大臺南觀光城攤數204攤,目前62處營業,已收回32攤,未營業58攤、住家15、倉庫16、工作室19處、廟2間,目前已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另也將申請拆除執照,近期內會向工務局提出,拿到後就已收回部分先拆,等法院覈准強制執行,會分段拆除,希望能在年底前執行。

經發局與水利局都表示,拆除地上物後不會打開箱涵,會水質改善後纔開蓋。水利局說,正爭取竹溪第4期水環境計劃,內容包含鹽埕大排水污染改善,規畫打造美麗水岸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