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39裡登革熱病媒蚊指數拉警報 「這區」高居第1名

臺南全面防堵重演去年登革熱疫情,針對誘卵桶病媒蚊密度居高不下的各里,要求即刻孳清。(臺南市衛生局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臺南市目前仍維持零本土登革熱病例,不過,近期頻繁降雨,也使得疫情一觸即發,臺南市登革熱防治中心統計第24周(上週)誘卵桶監測數據,平均陽性率60%以上或卵粒數500粒以上共39裡,登革熱病媒蚊密度比去年同期上升15%,其中又以安南區12裡最多。

安南區去年病例高達3254例,病例數高居全市第3多,區長魏文貴指出,針對病媒蚊居高不下向來很認真巡查、孳清,經歷去年嚴峻疫情迄今,一直都維持「週週動員孳清、月月雙溝巡查」,除針對誘卵桶指數高的裡稽查、孳清,每月也固定針對天溝、屋後溝「雙溝」孳清,力求不要再重演登革熱疫情。

不過,安南區不少里長也反映,安南區很多裡地廣人稀,空地也相當多,長期針對誘卵桶周圍不斷巡查,卻發現根本沒有積水容器,面對每次都被公佈陽性率最高,頗感無力。也有里長反映,每次都被說誘卵桶指數高,但該裡去年反而沒有登革熱病例,希望登革熱防治中心能有更科技方法,否則,大家長期疲於孳清,也會彈性疲乏。

目前臺南於全市10區布建誘卵桶,臺南市登革熱防治中心主任李翠鳳表示,誘卵桶布建主要是針對人口居住處,但安南區確實有反映,少數裡別空曠且人口少,後續會檢討佈設地點。但她也強調,過去防治登革熱經驗也發現,一旦發現病媒蚊指數高,當下找不到孳生源並不代表沒有病媒蚊,重點是要揪出隱藏孳生源,這也是布建誘卵桶的目的。

目前全市病媒蚊指數以安南區12個裡最多,其次爲南區9裡、北區7裡,安平區漁光裡、安南區鹿耳裡、南區大林裡及鯤鯓裡等4裡須做預防性化學防治,此外,有8裡需插立孳清旗,分別爲仁德區仁和裡、南區明德里、大林裡、鯤鯓裡及安南區公塭裡、原佃裡、鹿耳裡及安平區漁光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