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拍板德東設廠 總理蕭茲:德國將成歐洲晶片主要產地

臺積電承諾以近35億歐元額度投資位於德國的歐洲半導體制造公司(ESMC),總理蕭茲表示德國如今或將成爲歐洲晶片主要產地。(圖/路透社)

臺積電承諾以近35億歐元額度投資位於德國的歐洲半導體制造公司(ESMC),總理蕭茲表示德國如今或將成爲歐洲晶片主要產地,對歐洲大陸未來的生存能力具重要意義。

臺積電8日宣佈以不超過34億9993萬歐元額度內投資主要持股的德國子公司ESMC,以提供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路透社報導,這是臺積電在歐洲投資建造的第一個生產基地,看準的就是歐洲尋求把供應鏈拉近本土之際,德國對這座價值110億美元廠房所提供的鉅額補貼。

對臺積電來說,這是他們首度在臺灣和中國以外的第3地設置生產基地;而對柏林當局來說,這是他們促進國內半導體產業的核心,畢竟,德國汽車產業需要藉此來維持全球競爭力。

歐洲聯盟(EU)已通過「歐洲晶片法」(European Chips Act)。這項規模430億歐元的補貼計劃,旨在讓歐洲晶片產能於2030年提高1倍,以期與亞洲、美國並駕齊驅。先前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期間晶片數量短缺且價格又高,爲歐洲各國車商和機器製造商帶來嚴峻挑戰。

德國官員表示,德國2021年以來持續與臺積電談判,如今將出資50億歐元支持這間位於德東薩克森邦(Saxony)首府德勒斯登(Dresden)的工廠。

總理蕭茲(Olaf Scholz)說:「德國現在可能即將成爲歐洲半導體主要產地。」不到兩個月前,英特爾(Intel)也剛宣佈投資300億歐元在德國興建兩座晶片廠。

蕭茲說:「這不僅對全球生產結構韌性很重要,對我們歐洲大陸未來的生存能力也很重要。當然,對德國未來的生存能力尤其重要。」

臺積電這項投資創薩克森邦史上最大單筆投資,同時讓這個保守邦總理克里契麥(Michael Kretschmer)的聲勢水漲船高。克里契麥將於明年地方選舉,面臨來自反移民、極右派德國另類選擇黨(Alternative for Germany)的強勁挑戰。

克里契麥在記者會上表示,「唯有德國成爲移民國家,這項投資纔會成功」。他承認,補齊這間工廠及相關供應商將創造的1萬多個職缺,所需資金將超過他計劃中的培訓投資總額。

德國經濟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盛讚這項投資案是對德國經濟投下信任票。受到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能源價格高漲影響,德國經濟遭遇重創,外界擔心,身爲歐洲經濟強國的德國,恐出現「產業空洞化」(deindustrialising)現象。

哈柏克說:「德國的半導體制造業將有一個實際存在的生態系統。」他說,「這將爲整個領域帶來訂單:機器製造商、光學制造商,技術工人等」都將受惠。(譯者:蔡佳敏/核稿:張曉雯)112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