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美國員工不忍了?怨1企業文化:讓我很生氣

臺積電到美國設廠,臺、美企業文化落差產生不少衝擊,挑戰纔剛開始?(示意圖/路透社)

臺積電8日宣佈與美國商務部簽訂初步備忘錄,預計在亞利桑那州興建第3座晶圓廠,版圖拓展至美國的願景持續擴張,但臺美企業文化的落差仍引發熱議。有網友提及美媒《Rest of World》報導竟指出,有美國員工抱怨TSMC臺灣老兵的言行,甚至說:臺積電是地球上最爛的工作場所。

有網友今(24日)在PTT八卦板發文表示,美國非營利媒體《Rest of World》(之前《中央社》也會引用他們的報導)報導臺積電在美國的困境,也被科技媒體《The Verge》轉發。其中竟提到了:"TSMC was the worst possible place to work on Earth"(臺積電是地球上最爛的工作場所)。

該網友詳細翻譯的報導內文中提到:Bruce認爲他找到了夢想中的工作。但這位年輕的美國工程師在接下來的兩年中逐漸意識到,在TSMC的工作實際上並不如他想像的那樣。在從事奈米級別過程工作以製造最先進的晶片時,他在語言障礙、長時間工作和嚴格的等級制度中掙扎。美國工程師抱怨公司的等級制度僵化且違背生產力;TSMC的臺灣老兵則形容他們的美國同事缺乏他們認爲是公司世界領先成功基礎的那種奉獻和服從。

理論上,每個美國人都應該有一個臺灣夥伴幫助他們熟悉工作場所。但美國人說,他們的夥伴通常因爲太忙而無法幫助翻譯,或者不熟悉技術流程,因爲他們剛從其他生產線調過來。包括Bruce在內的許多實習生依靠Google翻譯來度過每一天,效果參差不齊。技術術語和圖像很難破譯。一位美國工程師表示,由於員工不允許將工作材料上傳到Google,他嘗試通過將中文文字複製到手寫識別程序中來翻譯文檔。效果不是很好。

臺灣工程師帶來了強烈的臺積電工作文化。在公司的嚴苛管理下工作多年,他們習慣了漫長的工作日、工作時間外的電話以及來自經理的嚴厲對待。在臺灣,薪水和聲望是值得的。臺灣員工已經習慣了,而美國人則對每週撰寫工作報告感到不耐煩。美國人還不滿臺灣同事無故在辦公室加班。「那讓我很生氣,」Bruce說,「他們只是在做樣子。」四位美國員工形容臺積電的文化爲「面子工程」:員工會努力使團隊、部門或公司看起來很好,但以效率和員工福祉爲代價。

鄉民表示「真的是臺灣之光欸!臺灣的公司文化讓美國非營利媒體看到了XD」、「沒待過其他公司纔會說這種話」、「在臺灣還有一堆更爛的」、「其實是真的這樣啊,只不過錢給得夠多」、「我們臺灣可是當寶呢」、「這就是臺積電強的原因」、「啊,臺積電過去是拉低臺灣毛利的耶」、「愛說別人搶你們工作,你就做做看」、「既然臺積電這麼爛,那美國人就不要強迫臺積電去設廠啊,反正你們有牙膏廠」。